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旷世奇葩竞放西安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06:13 三秦都市报

  陕西省是全国工艺美术大省,但建国后一直没有评选过工艺美术大师,一些“经典绝技”步入夭亡和散失的境地。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作品展21日举行。

  穿箩绣、唐俑制作、阴沉木雕……这一系列新奇的名词及工艺美术作品12月21日集中出现在观众视野中时,大家都被映入眼帘的艺术之美震惊了,不少人发出了“对陕西工艺美术业应有再认识”的感叹。这是发生在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作品展上的场景。

  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作品展12月21日在省政府综合楼举行。

  据了解,全国目前共有2000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大师200多位。陕西是全国公认的工艺美术大省。但从建国后一直没有评选过工艺美术大师,让不少专家扼腕,严重阻滞了产业发展,使得一些“经典绝技”步入夭亡和散失的境地。

  穿箩绣,又名纳纱绣,是从唐代开始在西安大规模流传的珍稀工艺。顾名思义:便是在纱上如纳鞋底般绣出图案,秦代时被称为“秦绣”。如今西安已没有几人能够绣出来。

  唐代仕女俑是唐文化的代表,但是从明代后俑的制作技术几近失传,在工艺美术界能够制作出“仿旧如旧”的唐代仕女俑的大师也属凤毛麟角;阴沉木属于木材与木化石之间的过渡材质,因其稀少而使得以其为底的阴沉木雕十分罕见,此外如磨漆画、烙画等多样种类也是制作者稀少。这些在工艺美术界属于挖掘整理保护的技术种类和工艺作品此次都在大师评审作品展上集体亮相,让观众啧啧称奇。

  原定21日上午10时—14时为专家评审组清场评审时间,但众多精美的作品、精绝的技艺、大规模的展示,使得评审工作至18:00左右仍没能结束。

  记者获悉,评审委员会由省发改委牵头,此次陕西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结果将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最后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授予称号。获得“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人员每四年进行一次评审。

  失传百年的陶俑技术现古城

  “陶俑是泥土与火的结晶,它结束了残酷的‘人殉’,拉开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序幕。”王倩女士是这样为她的展板写下第一句话的。同时她也希望更多的陶俑作品步入百姓生活。

  在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作品展上,记者邂逅现在60岁的王倩女士。王女士是碑林博物馆文物复制中心工艺师,她笑称自己是当代真正的始作俑者。因为陶俑是殉葬文化的缩影,明代以后文明进步,陶俑技术随着也消亡。因为工作的缘故王倩重拾起复仿陶俑的任务,经过摸索挖掘,历代仕女俑在她的手中重生与复活。

  “地上有个啥样的人,地下就有个啥样的人。”王倩认为陶俑是文物,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肥硕丰腴的唐仕女是唐时代的象征。1995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尤里卡发明博览会上王女士的作品获得金奖,此外欧共体最高荣誉奖等荣誉也使王倩成为工艺美术界的“腕儿”。采访中王女士最担心的仍是技术传承问题。由于没有人对陶俑制作感兴趣,也没有人愿意将一件殉葬品放进家里做陈设,因此这些陶俑作品总是在市场的边缘游走。

  已经复活的技术再也不能让它失传。在她的带动下,女儿孙津成了徒弟,工作室也悄然搬至南郊。她向记者透露经过近20年的搜集创作,一组展示中国古代乐舞图像的陶俑群已制成,中国舞蹈的千年经典将在一幕场景中浓缩。对于这件呕心沥血的作品王倩向记者表示,她想在

国家大剧院建成后将这套作品捐出,一为宣扬古代文化,二为展示陕西工艺美术的成就。此外就是让更多的观众了解陶俑,了解陶俑文化,使有心者加入到文化技术遗产的传承队伍中来。

  一根针线复活千年古技

  许多观众听过歌剧《兄妹开荒》却没看见过绣品《兄妹开荒》;见到过“神品”《八十七神仙卷》却没有见过用它为主画面的绣品。21日中午,一位慈祥老人在这些绣品前向记者道出的故事引来众多观众,正是这位老人让已近灭绝的“穿箩绣”又活了过来。

  《八十七神仙卷》绣品描绘的是众位仙女伴随仙乐的列队乐舞,其裙袂飘飘,形神各异,被历代称为“神品”。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漪湲用20多天时间,拿一根针和一条白线在纱箩上将众位仙女“请”出。这幅她较为满意的作品代表了穿箩绣艺术的至高境界。穿箩绣又名纳纱绣,自唐代以来逐渐失传,许多工艺美术师只听说过,但大都没见过。文化大革命后全国首次工艺美术展时陕西选送作品时,当时年轻的张漪湲接受师傅递来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两分图样试着复活纳纱绣。经历了许多个不眠之夜,从失败、再失败到最后的成功,陕西工艺美术界的一道难题最终被破解。穿箩绣在那届美展上引起轰动。

  工艺美术的特质是师徒传承。原来张女士所在的锦江刺绣厂歇业后她便成了自由的民间美术师,令她欣慰的是已经有几位徒弟可以拿得出手了。最让她高兴的是,去年在

北戴河某中央领导穿着用纳纱绣构成的图案服装让多个外国客人惊叹。“纳纱绣”这一古典技法又重新焕发生机,目前张已开始着手思考和解决让“纳纱绣”如何实现产业化的问题。这是一道比复活当年的技法更加难解的课题!

  “长安风筝王”遇“两难”

  56项奖牌,其中六成是金银奖;2004年10月又在江西丰城举行的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上获得风筝比赛第一名;被黄河流域风筝协作区近20个省区市授予“全国风筝艺术大师”,这一系列荣誉都没有阻止陈兆吉的忧思:工艺后继无人,新制作技术是否能申请专利而困惑。

  现年68岁的陈兆吉是山东潍坊人,早年来西安在南郊双桥头地区任中小学美术音乐教员。1978年酷爱放风筝的陈在新城广场前放风筝时被工艺美术名家康师尧发现,几经周折被调入新成立的西安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了专业的风筝制作者。1985年在他和另两位大自己20—30岁的爱好者组织下成立了西安市风筝协会。从那以后陈一直是陕西风筝队的主力和主要得分手。

  陈对风筝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过。1986年他造成了西安乃至当时全国第一架机械动态风筝,1987年4月在山东潍坊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风筝节上夺得银牌,这是陕西的第一次。他告诉记者,风筝在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但在结构、效果上一直缺少变化。在潍坊夺牌后他又开始了研究,制作出系列“仿生”禽鸟类作品,尤其是象征中华民族的龙的造型使用了风向标式风轮,使龙嘴里的

龙珠变成了风轮,当巨龙腾飞时,“龙”的眼、眉、腮、须、唇、舌等部位会一齐舞动。惟妙惟肖。随后又有反弹琵琶、骑鹤童子、蚂蚱、仙鹤、蜻蜓等作品问世。陈兆吉的风筝在空中动静有致,飘飘欲仙,一时被称为“长安风筝王”。

  接受采访时陈老谦虚地表示,这些荣誉都没什么,现在担心的是后边的技术如何继承的问题。原来他在研究所时带了10个农村青年徒弟但都没有出师,除了大家美术等功底差外,觉得不挣钱是最大原因,这使得后边的继承出现了断层。风筝是一项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如果申请专利可实现大规模生产,但这只是实现了外壳上的工业化,风筝的“精髓”无可复制,这样申请专利没有意义。此外专利申请要经过评报、公示等时间和金钱上的投入,本来风筝还没有挣钱先要投入,这个矛盾使得自己因是否申请专利而踌躇。产业化是陈老的又一话题,他告诉记者:产业化一是要投入,另一种是要人才,现在爱风筝、精研风筝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