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圜丘和数九寒天的记忆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06:16 三秦都市报

  《唐会要》中记载:“武德初定令:每岁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此“圜丘”今在何处,它与冬至有什么关系?冬至后即进入“数九寒天”,我省民间文化中又有什么特别有趣的风雅之举?

  圜丘:城南旧事

  从陕西师范大学正门往南走约50米,能看见“天坛路”的牌子,顺此路向东走,会看见一个操场,“天坛”就在其中。它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子近50年前就立下了。

  2005年12月22日,冬至日,我去“天坛”转时,手里拿着的一张《陕西师大报》上,刚好有一段署名为“东方朔”的文章写到了天坛:“十几年前刚成家那会儿,借了老师的煤本和教材科的三轮车,一大早就排队,陪着笑脸看煤店人颜不和色不悦、摔摔打打开完票,幸福地把属于自己的一二百块蜂窝煤小心翼翼地装车,然后乐悠悠地运回,生活的酸甜苦辣,全写在因擦汗而抹花的脸上。就是‘师大煤店’这么一个不愿意去,为把生米煮成熟饭又不能不去看人眉高眼低的地方,居然是从唐高宗至昭宗近三百年间包括大名鼎鼎的李隆基在内的几位皇帝祭天的‘圜丘’遗址之所在。”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卫东告诉我,天坛原叫“圜丘”,亦称“圆丘”。是封建时代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师大唐代圜丘遗址是在1999年初开始发掘出土的,当时

中央电视台等国内诸多媒体都曾予以披露。

  《旧唐书》记载说:“武德初定令,每岁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景帝配,其坛在京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明德门是唐长安廓城南墙正门,其遗址曾发掘过,圜丘遗址在明德门遗址东950米处,约合唐代的二里,与文献记载相符。

  据专家考证,发掘出土的唐圜丘初建于隋,唐代沿用了近300年,比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北京天坛要早一千多年,是截至目前全国保留下来的惟一一处早于清代的圜丘遗址。东方朔在那篇文章中还说:“曾经年轻的我们更是放肆,光膀子赤脚在‘天坛’旁边的场地上踢球,一不小心撂大脚,足球就飞向一千多年前的圣地,这种有点‘欺君’的撒野之举一点不亚于太岁头上动土。”

  李卫东介绍说,记得当时的圜丘遗址高出现代地面8米,黄土建筑的坛体已经坍塌,考古工作者在倒塌的土层下,揭露出残存的台壁根部,解决了唐代圜丘的基本形制,发掘显示,唐代圜丘为4层圆坛,第一层(最底层)圆坛面直径约54米,第二层面直径约40米,第三层面直径约29米,第4层(顶层)面直径约20米,各层层高1.5—2.3米不等,每层圆坛都设有12个上台的阶道,称为陛,12陛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反映着天上的十二个方位,在唐代文献中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时辰来称呼陛,其中子、午、卯、酉陛又称北、南、东、西陛。发掘表明,皇帝登坛的阶道应为午陛(南陛),因为它比另外十一陛要宽很多。发掘还显示,唐代圜丘整个坛体没有一砖一石,即全部用素土夯筑,台壁和台面均用黄泥抹平,所有外露部分又都抹上了一层和有谷壳、秸秆的白灰面,白灰面厚0.4—1.1厘米,外观洁白神圣、质朴大方。这真是一种简单又特别的筑造方式。现在的天坛是去年修复的,基本依原来的形制,在坛周加建了参观道,白灰色的坛体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给人一种凛然浩荡之气和摄人心魄之感。

  天子祭天:宫廷大礼

  在我国历史上,祀天礼仪对维护皇权统治,增加民族凝聚力,维护国泰民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圜丘即为实现这一作用的载体。

  “天子祭天”的礼仪源于西周,而专门建坛应是从西汉开始的。我去查阅了相关文献,获知汉代“为坛开八通之鬼道”,圜丘为八陛,北周“十有二陛,每等十有二节”,可见北周的圜丘已变为12陛,隋唐圜丘12陛的制式应是继承了北周的传统。新、旧《唐书》中记载帝王活动的“有事于南郊”一句,皆指冬至日在圜丘的祭祀活动。如《开元新格》中就说:“冬至日祀圜丘,遂用小冬日(小至)祀朝。”

  我国古代对冬至这一节气很是重视。《史记·封禅书》载:“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汉书》也有记载:“冬至阳气生,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天时间日渐变长,阳气上升,冬天很快过去,春季即将到来,是值得庆贺的节日。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中记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后省事。”可见冬至这一节气在古人看来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把它当作重大节日对待,而且顺应天时,安身养生静体。

  魏晋后冬至日朝廷要举行盛大的朝会。据沈约《宋书》中记:“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朝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至隋朝时仍举行朝会礼仪,从隋炀帝《冬至日乾阳殿受朝》诗中可以窥见当时场面的隆重与庄严。到了唐朝,冬至与元正、寒食被列为全年中的三大节,先后放假各三天,合冬至正日共有七天之多。冬至节日朝会礼仪很是隆重,圜丘祭天更是规模盛大,从流传下来的许多诗歌中就可以看到。

  在宋代冬至日朝贺仪式与前朝有些不同。在冬至朝贺时出现了“排冬仗”,宫城内外列队整齐而且披挂军甲,旌旗飘扬,鼓乐齐鸣,文武百官与各方使臣全都着朝服进入朝廷朝拜帝王,显得恭敬而严肃。可见在宋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宋元明清之时,也同样承传了冬至日祭天的礼仪,《宋书》中有着皇帝于“十月庚寅冬至亲祀圜丘于南郊”的记载。祭天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国事大典,皇帝和朝臣们都将其看得非常重要。每逢冬至,都会去京城南郊的天坛行祭天之礼。

  因此,陕师大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存在,不仅为唐代文献中祀天礼仪的记载提供了实物证据,也为研究我国礼仪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陕西民间文化人这样度过“数九寒天”

  古代的冬至日在宫廷中被看得很重要,在民间亦然。许多习俗我已在《二十四节气文化系列报道·冬至故事》中讲过,这里主要谈谈与文化人相关的“九九消寒记忆”。

  从“冬至”这天算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以每九天为一个阶段往后数,“冬至”是“头九头”,往后数第一个九天就称为“头九”或“一九”,第二个九天称为“二九”,第三个九天称为“三九”,依次类推,一直数到第九个九天,共八十一天。有一首表示天气变化的民谣是这样唱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冻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因为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再过九天就是春分,便到了春耕的季节。

  在我省,除民间有“数九”的习俗之外,另有史料记载文人“数九”的方法还较多。

  一是“九九消寒图”:陕西关中地区的文人、画家、诗人每年冬至日起,在墙壁上画一枝盛开着的九朵梅花,每一朵有九个花瓣,从“冬至”这天开始涂画上一瓣的颜色。每涂画完一朵梅花,就表示有一九过完了,待九朵梅花都涂完,九九也就过去了,寒冬也就消尽了,一树花全面盛开,预示着春来天气暖和了。明代文学家刘侗曾经描写过制作“九九消寒图”的方法:“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九九开,则春深矣。”《帝京景物略》一书则对“九九消寒图”有着详细的记载。在涂这九朵梅花之时也还有些讲究的,涂其花瓣的不同位置即表示不同的天气,如“上点雨天下点晴”,对于九天中的天气变化有着明显的记录,“左风右雾雪中心”,风雾雪天的变换也有明确的显示,还有“遇上阴天圈上黑”则表示与其他天气的不同,当九朵梅花都涂完之际,显示,迎来的便是“门外已然绿青青”的一派春光景色了。

  二是“九九消寒句”:除了作画以消寒之外,文人们还用汉字特有的笔画借以消寒,亦称“写九”或“双钩法”。“写九”为:一些文人、学士写一句,如“亭前垂柏(或为“柳”字)珍重待春风”,句中有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笔,一共九九八十一笔,从冬至日起,每过一天写一笔,句成则寒尽春来。“双钩法”也就是“数九迎春联”,每年冬至,一些文人、学士为了度过严寒的冬天,在书室作对联一副,每联必须九个字,每字必须九划。将对联上的字描成空格,每天在上下联合填一笔,全联填写完后,就会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

  三是“九九益气歌”:这实际上也是一张图,图面上印了九堆圆圈圈,每堆9个,这样加起来的总数就是81个圈圈。操作时,只要每天染一个圈圈,九九寒尽就染完了。阴天涂上半圈,晴天涂下半圈,刮风涂左半圈,下雨涂右半圈,落雪则涂当中,当你若要知道今天处在第几个九的第几天,或回顾哪一天天气怎样?只要一看图所染标记,就一目了然了。

  四是“九九消寒表”:亦称“涂九”,是民间计算冬季寒暖变化的又一种方法。即画一张表格,横竖各九格,按九行八十一格排列,从冬至开始,每日用颜色涂染一格,当格子全部涂完之日,就是冬尽春来之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