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陈凯歌PK张艺谋一场半真半假的双赢之战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5:27 南方网

  

陈凯歌PK张艺谋一场半真半假的双赢之战

  

陈凯歌PK张艺谋一场半真半假的双赢之战

  张艺谋与陈凯歌都对自己的新作充满信心。

  

陈凯歌PK张艺谋一场半真半假的双赢之战

  为宣传《无极》,陈凯歌夫妇当众热吻,一时成为娱乐热点话题。

  

陈凯歌PK张艺谋一场半真半假的双赢之战

  《无极》剧照

  

陈凯歌PK张艺谋一场半真半假的双赢之战

  《千里走单骑》剧照

  随着电影《无极》和《千里走单骑》的票房数据陆续公布,陈凯歌和张艺谋的贺岁PK输赢已辨,在这场半真半假的PK大战中,商人、导演与媒体合谋造势,张艺谋和陈凯歌既是对手,也是演员,还可能是合伙人,在大幕即将落下之际,张艺谋和陈凯歌到底谁打败了谁?本报将对张艺谋和陈凯歌这场PK大战作出最全面的分析,并一一决出输赢。不过,这场PK大战绝对不是他们两人的终极PK,他俩的对决,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影坛的重头戏,更会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做大做强的良方。今年贺岁档空前高涨的票房证明,他俩的PK大战没有输家,两人是对手,是演员,更是合伙人,一度萎靡的中国电影市场,经这两位顶级大厨的精心烹饪,正开始变得诱人。

  赛前实力PK

  状态:语言名家VS视觉大师

  胜方:张艺谋

  记者分析:

  陈凯歌与张艺谋在电影《黄土地》中曾亲密合作,一个导演一个拍摄,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各自的天分:前者是语言名家,后者是摄影大师。陈凯歌为人讲究,野心也更大,他的话语中带着平地炮响般的睿智和感染力;张艺谋则善于捕捉机遇。陈凯歌的眼睛朝上,他的电影是自己的电影,希望与观众分享,他认为“好电影是诚意电影”;张艺谋的眼睛向下,他的电影是大家的电影,为市场而拍,他认为“好电影观众说了算”。张艺谋电影、舞台剧兼收,活跃的领域比较多,而且张艺谋更懂得市场运作;陈凯歌在市场运作上显得有所欠缺,他之前的几部影片,像《荆轲刺秦王》制作大,但是不卖座,为好莱坞拍的《温柔地杀我》也名不见经传,《和你在一起》也反应一般。

  就竞技状态来说,两人此次都背负了极大的压力,《英雄》和《十面埋伏》带来的铺天骂声,让张艺谋此次视《千里走单骑》的口碑为生命,新画面公司的一位副总曾向记者证实:此次《千里走单骑》口碑第一,票房第二。但陈凯歌的压力似乎更加巨大,既要用票房来打败《英雄》获得商业胜利,又要用奥斯卡小金人来获得艺术的胜利。商业与艺术都想两全的陈凯歌,相对轻装上阵的张艺谋,挑战要更加巨大。

  当事人语:

  陈凯歌:我们首先不是Player,更没有互相Kill,所以不叫PK。我们之间只能是一种竞争关系,有竞争才能促进我们的电影蓬勃发展。

  张艺谋:我喜欢这种热闹,大家把我们放在一起比较,制造一点电影之外的题外话,这对电影票房有好处。

  投资:3亿多元VS5700万元

  胜方:陈凯歌

  记者分析:

  《无极》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重点实验项目,也是“有史以来中国电影集团投资额最高的影片”,大投入、大制作、大阵势、大明星,3年花掉了3亿多元的《无极》一举超过张艺谋前年大片《英雄》,成为“中国最贵的影片”。确实,就投资规模上讲,一部《无极》,可以拍5部的《千里走单骑》。就作品本身而言这本来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竞争,但是就张艺谋和陈凯歌来说,虽然两人未必情愿将彼此的对峙和较劲弄得举世皆知,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PK概念成为制片人热捧的营销利器、票房灵药时,陈凯歌也终于半真半假地喊出“这个世界谁怕谁!”

  举世瞩目的PK大战,被商人、导演与媒体合谋造势,但是真正的缘起也正是陈凯歌和张艺谋两人长达20年来的较劲和比试。早年,陈凯歌的文艺大片《霸王别姬》赢得了张艺谋梦寐以求的戛纳金棕榈奖之后,陈凯歌一直安居庙堂之上固守文艺阵营。2002年张艺谋的鸿篇武侠巨制《英雄》再次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广收票房之利,把张艺谋推上了成功的商业导演平台;而同期陈凯歌的文艺制作《和你在一起》却反响平平,大失市场优势。从此,商业思维开始刺激着陈凯歌的眼线,在竞争的压力下,他最终被张艺谋拉下水,涉猎商业战场并参与“竞奥”,三年磨一剑造出《无极》,以更大的风险投资规模并直接向《英雄》叫板。3亿多元对5700万元,从投资上而言此次陈凯歌动用的资源数量绝对超过张艺谋。

  当事人语:

  张伟平:他们两个人PK没问题,但不能是文艺片和商业片的PK,PK应该是等量的,就好比你不能让泰森和一个轻量级的拳王打啊。《无极》假如和《英雄》PK,《千里走单骑》和《和你在一起》PK是有道理的,今年的这种PK是没有道理的,没有说服力的。其实如果非要比,那么《无极》压力会很大,因为它的投资很大,《千里走单骑》则是较小的制作,不是商业大题材。这样,《无极》就有种被夹击的感觉,张艺谋前面已经有《英雄》、《十面埋伏》票房热卖,身边又有《千里走单骑》取得深刻的回归,《无极》如果票房不好,压力会很大。

  陈凯歌:我觉得做大片在世界范围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潮流。这里面有几个元素的大,一个是演员大,有明星参与投资就高;另一个就是制作规模大,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我们应该注意到电影产业潜移默化的变化,美国是电影第一强国,它对于题材的选择的取向会影响全球市场,它为了输出或推广技术,必须要通过大片才能形成一体化的趋势。因为小电影不能体现技术含量,所以就有了大片时代的来临。法国拍《天使爱美丽》的导演,他也在拍《漫长的婚约》这样大制作的电影,你中国电影对此置若罔闻是不行的,所以做大片与其说是救市,不如说是顺应潮流。

  赛中营销PK

  大片营销VS口碑营销

  胜方:陈凯歌

  记者分析:

  在这个营销为王的电影年代,营销比电影本身更决定着电影的成败。对于在中国电影百年之际有某种“献礼”意味的《无极》,更是中国电影营销模式的里程碑式影片。据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透露,《无极》事实上是在广电总局的特别关注下进行商业化的尝试。希望能借《无极》探索出中国大片的典型性营销模式。

  回首《无极》的营销线路,这部拍摄制作时间长达3年的作品,前期,剧组故意低调拍摄,对角色造型严格保密,成功调动起媒体与观众的期待心理。而当影片进入推广阶段,《无极》则高调出击:戛纳推介会一掷千金、官方网站高调启动、演员造型全面亮相、代表中国电影出征奥斯卡、成都点映安检严密、小说改编权花落郭敬明、反盗维权誓师会、海选影迷参加首映式……密集宣传犹如海浪,一个浪头未息,下一个浪头又涌来。观众的期待一次次被调动,好像大坝蓄水,只等12月15日公映时,观影热情如同开闸泄洪,转化为巨大的票房利润。同时,《无极》也在盈利模式上全面开花,在衍生产品的开发上可谓登峰造极,请郭敬明编写小说《无极》图书、各类游戏相继推出,以及受张艺谋的《图兰朵》启发,尝试把电影中的精彩片断和艳丽服饰搬上舞台,与知名演出公司合作到全球巡演等等。据估计,投入3.4亿元的《无极》启动了将近20亿元的市场份额。而且其投资早在今年夏季就已经收回,因为其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发行权卖给了顶级电影发行商韦斯汀兄弟公司和IDG亚洲公司。此笔交易的数额之大足以让陈凯歌“把所有的投资都回笼”。

  跟《无极》的大片营销线路相比,《千里走单骑》此次在口碑上大做文章,初期一直低调,之后借东京电影节预热,随着12月15日《无极》正式在全国上映,低调已久的《千里走单骑》突然发起攻势,和《无极》进行了一场几乎是面对面的肉搏战。在《无极》广州上映前三天,《千里走单骑》在广州、重庆等地进行了口碑场放映,以“眼泪”拼得头彩,而12月16日,正当《无极》在全国上映最火爆最需要媒体造势的时候,《千里走单骑》又把全国各家媒体的电影记者一股脑儿拉到了丽江,在丽江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首映活动,其矛头所向自然是和《无极》PK,深谙炒作之道的张伟平,给老友张艺谋撑足面子。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无极》和《千里走单骑》的营销案例中,PK式营销模式被发挥到极致,就像当初的《天下无贼》借助和《功夫》互相炒作大票房一样,此次的《无极》和《千里走单骑》的PK大战,不仅在争吃市场,更重要的意义是,陈、张二人借助PK,一起把中国的票房蛋糕做得更大。

  当事人语:

  张伟平:《千里走单骑》整个首映式花费已经突破2300万元,占影片总投资的40%,这个宣传费用比例也远远超过了之前曾创下纪录的《英雄》和《十面埋伏》。

  张艺谋:电影的宣传、推广、发行是中国电影最薄弱的环节,而新画面公司从《英雄》开始,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来宣传电影。我常跟张伟平说,我是种萝卜的,他是卖萝卜的,现在中国好像是卖萝卜最重要,要不就算有萝卜,也会烂在自己家里。尤其是现在面对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压力,我觉得宣传和推广,慢慢地成为了一种科学,新画面公司采取不同的做法宣传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是一个刺激,如果不管是哪个导演拍的电影,都能被发行公司用各种方法包装去跟观众见面,那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可以提升中国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热度、关注度,让观众对中国电影有着一份热情,这是很重要的。

  《无极》片方:影片最终作为一种工业商品必须要进入市场,任何一个导演拍摄任何一部影片,商业、市场元素一定隐含在产品的血液当中,无论专家们如何评价影片、观众喜欢与否,都不能把电影艺术本身与市场一刀切开,这也是电影运作中的本质。《无极》的意义在于电影市场不仅可以争夺,还可以制造。

  赛后战果PK

  票房:1.4亿元VS未知数

  胜方:陈凯歌

  记者分析:

  截至上周末,《无极》全国票房已经高达1.4亿元,高居贺岁档榜首。在这场贺岁大战中,《无极》赢得毫无悬念,目前看来,《无极》希望达到2亿元的票房已经不再是“神话”,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极》第二周的票房比第一周下降了60%,广东省电影公司的赵军告诉记者,票房下滑其中口碑影响的因素占了一半,另一半则是因为《千里走单骑》和《情癫大圣》等新片上映分流了观众。

  与之相比,22日上映的《千里走单骑》的首周票房与《无极》首周7452万元的票房数字相比,差距甚远,不过对于一部投资为6000多万元的文艺片来说,《千里走单骑》已经创造了文艺片的票房纪录。

  正如这场PK大战的导演者和参与者希望看到的一样,陈凯歌和张艺谋的PK大战最终在票房方面实现了双赢,《无极》和《千里走单骑》在争夺票房的过程中,也在同时把这个票房蛋糕做得更大,随着贺岁电影热潮一直持续到明年初,两部影片也会再次冲击各自的票房高峰。

  当事人语:

  陈凯歌:这么多年来,大家好像对陈凯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我只能拍文艺片,只能揭示深刻的真理,其实不是这样的情况。我希望通过《无极》让媒体和观众对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的电影一直有市场的考虑,因为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只有把市场做大了,才能谈多元化。

  张伟平:据我所知,现在国内95%以上的导演在拍文艺片,但80%的片子没人看。这是个事实,文艺片市场是不尽如人意的,我希望通过《千里走单骑》进军贺岁档,创造文艺片的最好票房。张艺谋在连续两部商业大片取得成绩后,他的这种转身是他的一种胆识。

  口碑:遭遇冰极VS赢尽眼泪

  胜方:张艺谋

  记者分析:

  《无极》无奈地重温了当年《英雄》的宿命———吃票房蜜饯,饮舆论苦茶,享海外风光,受国内尴尬。中国的两位大导演,虽然较劲已久,但都先后遭遇了票房高口碑差的窘境。而张艺谋的智慧也在此窥豹一斑,把陈凯歌拉入吃力不讨好的商业浑水后,老谋子却一转身进入了自己擅长的文艺片绿草地。在《千里走单骑》中,张艺谋用最擅长最保险的温婉煽情,赢尽了观众的眼泪。

  其实,在《英雄》和《十面埋伏》之后,张艺谋早已经明白,拍武侠大片,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他曾经感叹“中国人武侠情结浓,创造一部契合大多数人口味的武侠电影很难。”可惜这句话直到今天才引起了陈凯歌的共鸣。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无极》以及之前的《英雄》、《十面埋伏》备受质疑实际上是所有国家的电影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不管评价如何,近几年中国电影40%的票房都是这几部动作片创造出来的。为了吸引高投资,具备市场号召力,演员配置、台词、情节都得向商业因素低头,艺术性就会降低。”而广东省电影公司老总赵军则认为:从《无极》来看,中国大片还不成熟,观众对之已经产生爱恨定律:爱之切恨之深,鲜花和棍棒齐加,票房和骂声齐涨。

  当事人语:

  陈凯歌:《指环王》的单集投资是1.5亿美元,它用在电脑特效的投入超过5000万美元,我们的总投资只有它的五分之一,所以不要拿《无极》的特效跟《指环王》比。

  张伟平:陈凯歌有点把大家弄怕了,他的电影总是塞得很满,有一种思辨的感觉在里面。张艺谋比他朴实,思考方式更直接。

  张艺谋:对所有的电影来说,最重要的商业元素就是你一定要有感情,要有真情实感,要让观众在感情上有共鸣,不管大制作的电影还是小制作的电影,如果可以把感情拍得很充沛,能够感动在座的每一个人,其实它就具备了最主要的商业元素。《千里走单骑》是文艺类型的电影,我希望它能卖钱,希望它能在文艺片里有一个好的票房。

  编辑:尔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