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青年导演陆川放言“第六代”要有勇气做改变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08:10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驻京记者柳青

  在日前举行的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次论坛上,陆川放言:“第六代”要有勇气做出改变。陆川的话题自然离不开“第六代”和“六代后”两代导演的光荣与遗憾。陆川说,第六代导演始自张元,至贾樟柯终结。“他们关注的题材、拍摄资金来源、影片出路、在国内电影界的姿态以及在各电影节上受到的关注,几乎是一致的。”

  “第六代”的光荣和遗憾

  当第五代导演们关注大历史、大命运时,“第六代”将眼光投射于现实,投射于个人遭际。陆川说,这是一种积极的“反动”,因为两代人在这种反差中做到了相互补充。“第六代”的遗憾伴随着他们的光荣同时到来。“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间,‘第六代’在艺术上的成就到达了顶峰,他们在国际电影节上频繁获奖,声誉四起。然而那10年里,也是本土电影遭遇前所未有的低迷时期:国产影片票房急剧下降,观众进电影院的频率日益见低,人们对于国产电影的信任度降到了最低点。”陆川说,当“第六代”导演在海外大获成功时,没有回到国内给电影工业以积极的影响,相反,他们的创作趋于一种生存策略,即作品越来越靠近艺术类电影节趣味,而在市场上,或许意味着失去了更大的活力。这是“第六代”最大的遗憾。

  “六代后”的希望和困惑

  1999年前后,以张扬为首的“中戏三剑客”横空出世,那之后“六代后”进入人们的视野,陆川也是其中之一。“新生代的导演中多数不是科班出身,在对于电影本体的思考上确实不如学院派。但同时,他们更注重和他人的交流、沟通,有一种‘在中国市场为中国人拍电影’的自觉意识。”

  陆川以“有意义的导演”评价张扬等人,因为《洗澡》、《爱情麻辣烫》等影片的成功,带动更多人自觉进入主流市场。“如何捍卫民族电影工业?只有进入体制,说服观众,重新获得他们的信任。”

  然而“新生代”亦有挣扎的一面。陆川认为,“第六代”的电影节生存方式有着非常强势的影响,以至于投资方在面对年轻导演时,首先衡量的是“这个题材能不能获得国际电影节的青睐”。“这当然不能用对错评判,但如此衡量标准未免单一,这使得年轻导演在国内的道路很不畅通。因为没有资金号召力,难免常陷入矛盾:给观众拍还是给电影节评委拍?”

  “第六代”有很好机会

  以电影节为衡量的标准,给新生代带来压力,也给“第六代”带来束缚,这就可以解释“第六代”导演们何以年纪尚且不大,选择的题材却清一色的不青春,与他们的年龄不符。“相比之下,“第六代”在资金和电影节两方面都有很好的机会,他们需要的是有勇气为中国电影市场做出自己的改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