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电影通宵场并不是新鲜事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它就曾在厦门,甚至全国风靡一时。
思明电影院有关负责人吴志明说,他是在1986年来到思明电影院的,那时候就有了电影通宵场,到了90年代,思明电影院更是每个周末都安排了通宵场。当时,电视节目没有如今丰富,厦门也没有什么娱乐场所,看电影可以说是人们单调的娱乐方式中的主角之一了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可选择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再加上VCD、DVD碟片市场的冲击,电影通宵场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不过,吴志明也说,当时的通宵场功能似乎要远远高于“看电影”本身。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功能就是“孵空调”。如今家用空调遍地开花,而十几年前电影院的“冷气开放”却令众多市民趋之若鹜。每到暑期,周围居民穿着拖鞋背心、提着小板凳或推着自行车买通宵场票的情景几乎可以形成一道风景,在“夜生活”的概念还根本不被推崇的时代,居民们集体冲向通宵影院的最大目的只是为了熬过酷热的一夜。
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空调步入寻常百姓家,去影院“孵空调”再也不可能成为市民的集体行为。如今,进影院看通宵场的观众以情侣或一群好友为主,不管是出于谈恋爱还是集体“找乐”的目的,对于电影本身的爱好却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本报记者 林玉蓉(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