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大格局:上海人的真正精明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17:23 南方都市报

  权力榜

  POWERLIST

  立论

  年度人物:上海男人

  2005年的体坛没有傲视天下的人物。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将年度人物授予“上海男人”这个群体。郁知非作为体育商业操盘手;姚明、刘翔作为竞技明星;朱广沪作为竞技指导者,均在各自的舞台上展现了标尺榜样作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纵横的领域。而在他们身后,还有一大批同类的上海人物。因此,从中国体育传媒的审察眼光来看,上海概念在2005年达到极致。

  上海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在温润与锐利,精明与大气,怯懦与自负之间,它游移着,矛盾着,对抗着。悖论的存在并没有妨碍这个城市开创大场面。过去几年里,这部引擎为

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着澎湃动力。到了2005年,这种影响力在竞技体育领域也显露无遗。

  姚明和刘翔的人气仍在延续,王励勤、常昊渐显霸气,朱广沪、施之皓修成正果,马良行、谢晖东山再起。由上海人掌握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局面,看起来只是刚刚开始。

  上海性格,被颠覆的是误解

  上海出过一些标志性的体育明星,比如朱建华、比如杨文意,但很少产生具备领袖气质的巨星。人们对上海运动员的通常评价是:精巧有余,韧性不足。

  比较近的例证就是王励勤和常昊。谁都知道他们的天分,而一次又一次关键时刻的失利表明,太强的胜负心成为登顶之路的魔咒。于是他们的“软弱”也授人以柄,帮外界印证了“上海人难堪大任”的判断。

  2005年,成了这些上海“软男人”的正名之年。曾获6次世界亚军的“万年老二”常昊终于雄起,在应氏杯上打破韩国人的垄断;王励勤在这一年更是疯狂,几乎垄断了国内外的全部重要赛事的冠军,年底他又在“国球大典”中连胜15局不失1局,羞辱5名世界一流对手,堪称神奇。

  于是又有评论认为,这些“上海小男人”一旦实现了自我性格的反叛,天才就会真正爆发。

  在体育领域,我印象中上海男人的第一次“自我反叛”发生在足球圈。徐根宝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上海男性的传统认知。他粗放,直率,坚硬,冲动,如此一个“反派人物”,居然就凭抢逼围抢得了一次联赛冠军,成了最富争议的性格教练。

  好像上海人做体育,陷入了这样的尴尬选择:要么不上海,要么不成功。

  到了姚明和刘翔的时代,人们简直要怀疑,这样的明星怎么会出现在上海?我倒是觉得,今日的中国,这样的明星也只能暂时由上海独家供应。

  姚明和刘翔,在某种性格和气质层面对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上海人尤其是上海男人,或许产生了颠覆,不过我更愿意相信,他们的出现绝非“基因突变”的结果,他们是被这座城市推动,而不是以自身力量推动城市。

  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对上海男人的颠覆,被颠覆的,只是我们对于上海人的误解。作为巨大的矛盾体,上海的某些特质在一个时代可能被放大并遭人诟病,在另一个时代,它的反向特质可能就会大放异彩。

  以往人们谈起上海人的精明,总是要挖苦其斤斤计较的小聪明。事实上,精明的本质在于对规律的敏锐把握及合理利用,上海人并不缺乏这种能力。

  在中国体育圈,精明依旧是稀缺资源,尤其在教练这个行当。于是在2005年,朱广沪、施之皓、马良行先后入主国家队,前者因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国足球的现有能量,更是难得地为中国足球队带来了局部的胜利,恢复了少许的元气。这个无比精明的人,把西方的足球文化与中国足球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进行着磨合,心无旁骛,这时候,人们已不再苛求他是否有足够的领袖风度。

  生活中,马良行不大算计日常开销,也疏于打点人际关系,他的精明表现在对足球技战术的钻研,而且他身边高智商的朋友群令他受益良多。同样的,上海男人施之皓也更深刻地理解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他以自己训练的理性、科学性赢得了领导的信任,你也可以认为,这些品质,恰恰代表着中国体育未来的方向。

  上海,一个学不来的榜样

  如果一定要根据人的外在形象进行一种概念化的描述,那么是否可以说,姚明、刘翔他们是站在了传统意义的上海男人的反面(这本身并非对上海男人传统性情的不敬),渴望完善自身形象的上海似乎也很以他们为荣。

  几年前,上海做了一件不够大气的事——邀请姚明担任该市的形象大使(两年后又把刘翔增补进来)。一座城市的形象,其实既不是几个人可以代表的,也不是官方可以指定或规划的。若干年前,为了“修正”外界对于上海人性情温顺的印象,上海曾努力塑造葬身于罗布泊的探险者余纯顺的光辉形象,事实上它并未改变人们的成见。

  姚明和刘翔的出现,确实丰富了我们对上海人的想象空间,这也并非官方操控的功劳。

  据说,斯诺克神童丁俊晖一家有可能成为上海人,把上海形象扩充为他们的体育官员所描述的那样——“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王励勤的力度丁俊晖的精度”,这种强加进太多人为因素的策划,显露出的不是高度速度和精度,而是“上海的限度”——他们虽然具备了超越中国其他地域的气魄,但内心深处的不自信还是会时有暴露。

  上海这座城市,有多少地方还有着中国的普遍特征,哪些地方又完全是异类,任何社会学家都“拎不清”。我们只能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如今确实非常需要这么一个无可替代的接口。

  对于其他中国城市而言,上海是一个学不来的榜样,它是地理、历史与人文相互作用的综合成就,上海运动员的特质也难以复制和模仿。同样的,上海也没必要急于克隆自己的城市英雄,它所需要做的,就是保养和完善这片土壤。

  中国体育需要上海话语

  在雅典奥运会上,姚明和刘翔分别担任中国代表团在开、闭幕式上的旗手,这似乎可以看作某种象征——金茂大厦的高度和磁悬浮的速度,是上海人的光荣,也是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这一幕也真切体现出上海之于中国竞技体育的重要性。

  客观地说,直到今日,姚明仅仅是NBA众多的二流球星中的一员,刘翔也不过是在一个并非热门的项目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如果对他们的迷恋是因为其明星气质,是中国运动员身上难得一见的睿智、从容和大气,那自然无可厚非;如果真的把他们当作国际巨星,认为他们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那只能表明我们民族心理的虚弱。

  两位上海旗手的标志意义,在于他们完成了对中国体育传统英雄模式的超越。

  人们总是习惯于拿北京与上海比较,而大气与否,往往成为中心议题之一。被广泛指责为小气的上海人,如今终于有机会证明,小气与大气并非铁板一块的绝对概念。

  与北京这样的方正之城相比,上海偏居于中国版图的边缘一隅,长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甚至没有稳定的根基,上海人的居住环境更是向以狭促、逼仄著称,但上海却是东方少有的向往海洋文明的地方,当上海人还大多住在幽深的弄堂里时,他们就有这样的潜意识:这里是通向世界的。正如余秋雨所说,当太平洋对中国没有意义的时候,上海对中国也没有意义,反之……

  姚明和刘翔都是少年成名,但他们并未如有些人担心的那样,或膨胀起来,或颓废下去,而是基本保持了健康的形象。不能不承认,这其中体现了上海人性格中的“大格局”——对生活有明确认知,见得起世面,可以说,这也是另一个境界上的精明。

  毫无疑问,中国体育需要上海明星,但这种需要并非成绩上的,而是精神和气质层面的。如何在赛场上更有大智慧,如何在赛场外更有大格局,这远比多拿几块金牌更有价值。

  还记得姚明加盟NBA时火箭老板的那句话吧:让我们一起开创大场面。2006年,乃至2008年及此后的时代,上海人在大场面的营造能力上还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关军

  戏说

  祖国一片“阿拉”声

  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十来年了,可我至今都觉得:这戏的编剧对上海人有很大的偏见,寻思着……这编剧秀才,八成就是个北京人。不信您看:愣是把一个死不招人待见的,也就是戏中惟一的反面角色,起了个名字叫——王沪生。若是剧本由上海人写,说不定男主角会叫陈京生,丁燕生,或者叫个李广生。

  2005年,中国足坛横空出世了一位朱广沪,是个比沪生还有上海味的“广”泛之“沪”。就是这位当年电影《小足球队员》的演员,在入主中国足球队的第一年,便率队夺得了

东亚四强赛和东亚运动会的冠军。而随着马良行在中国女足的成功“复辟”,徐根宝的崇明青年离岛出江湖,以及姚明的蒸蒸日上、刘翔的如日中天、常昊的手到擒来,郁知非的F1大卖场,网球大师杯的五将退出,胡荣华、吴敏霞、陶露娜……的偶露峥嵘,一时间,中国体坛,一片“阿拉”上海声。

  遥想当年,我曾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大概是那地方建设祖国边疆的上海人众多,所以当地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锡伯族同胞们,喜欢把上海人称为“阿拉族”。阿拉上海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稳定的地位。

  民间早就有段子说:“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子骨不好。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心眼少……”上海人的心眼啊,确实有两下子。朱广沪带队欧洲行,三战三败,屁滚尿流,而那些擅长谩骂的足球记者,却一致高呼:“现在还不是骂朱广沪的时候。”可见朱广沪的心计之高,在手机不在服务区,而且极少说话的情况下,依然把记者们玩得滴溜溜转,值得佩服。

  历尽坎坷的中国国家男足,能有如此高深的上海人玩心眼,日韩伊沙,就等着被算计吧。

  改革开放初期有笑话讲:“外地人在广州人的眼里,就是穷人,在北京人眼里,就是下级,而在上海人眼里,那就是乡下人。”重新回到中国女足主教练位置的马良行,自身发生了许多变化,很少骂“乡下人”了。因为如今的中国女足,已不是当年的飒爽英姿之师。在被裴恩才的男子化战术摧残耽误了一年后,铿锵玫瑰已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虽然马良行召回了孙雯,却显出很大的作秀嫌疑,感觉就是在表现他在中国女足的号召力。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根据中国女足的情况对症下药,那么到了2008年,我们的中国女足,真可能集体成为乡下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也有顺口溜说“北京人忙爱国,上海人忙出国,广州人忙卖国”。这话虽然很有问题,但却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北京人关心政治,但这不一定是爱国。广州人招商引资,跟卖国其实也沾不上边。而上海人忙出国,却是尝到了甜头。姚明在上海东方,也就是一国内篮坛的出色高中锋,打八一队依然费力。但走出了国门,跨入NBA的大市场,他就成为了世界巨星。难怪中国驻美国休斯敦领馆的同志说:“我们领馆做了许多华侨的工作,但都不如出一个姚明。”姚明不仅给上海人提了气,也给中国人民扬了威。否则,外国人还以为中国人都跟张艺谋电影里拍的那样呢。

  前不久,在上海陕西南路的马勒

别墅喝咖啡,并参加神侃上海小资生活研讨会时,就有人“跑题”提到中国体育界的上海现象。我就表示:正是因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上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促进了中国体坛的一片“阿拉”声。上海话的普及,对中国体育是个好事,总比用五大连池话说:“俺在天安门厕所捡了个蓝塑料袋”强。

  当然了,北京奥运会的“阿拉”声还少,北京奥运会说的是五湖四海的话。就好比五个福娃的称呼:“贝晶欢迎妮”,整个就是一句陕西话。

  棋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