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200年柳腔有望“浴火重生”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09:59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本报1月7日讯(记者王法艳)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市、即墨市两级财政鼎力支持;剧团进行聘用制改革,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今天记者从即墨市文化局获悉,为了传承与发展正在面临生死存亡危机的柳腔,青岛市和即墨市的相关部门将在今年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柳腔,寻找这一独特地方剧种的发展新路子。

  现状:柳腔面临消亡

  据即墨市文化局副局长韩树勋介绍,柳腔始于清乾隆年间,是从当时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源于即墨西部,流行于胶东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胶东之花”。

  自从1956年成立了即墨柳腔剧团后,柳腔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名扬全国,多次应邀进京演出,得到了郭沫若、老舍、梅兰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肯定和赞扬。柳腔传统剧目很多,约有120个。但目前的柳腔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记者获悉,目前该剧团仅有10名演员,人才严重匮乏;剧团的办公、排练环境也很恶劣;受经费条件的制约,职工生活和演出需求也没有保障,收入难以应对正常支出。

  措施:多管齐下救柳腔

  为了让柳腔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能继续传承与发展,青岛市、即墨市的相关部门将从今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保护柳腔。

  据韩树勋副局长介绍,目前正积极申请将柳腔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实施重点保护,努力把柳腔打造成民间艺术名牌。此外,青岛市、即墨市都将给柳腔剧团提供财政支持,解决剧团和剧院职工的工资保障问题。剧团、剧院两单位合并后,将建立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并进行聘用制改革。为了解决剧团人才不足、后继乏人的问题,剧团将采取多种方法引进人才。

  相关人员还表示,今年将加强对即墨柳腔的发掘、研究和发展,使其在韵律、唱腔等方面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不断开发创作受观众青睐的新剧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