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从左至右):《林则徐》中的林则徐(赵丹饰)、《我这一辈子》中的“我”(石挥饰)、《甲午风云》中的丁汝昌(浦克饰)。均为王鸿泽设计,分别由傅长圣、刘云雀、富心悦制作。
为配合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天津电影制片厂和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艺术家们,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创作,100尊明星银幕形象彩塑
、16尊影人蜡像,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速度,安放在中国电影博物馆,成为全馆一道最大的亮点。
在完成100尊明星银幕形象彩塑、16尊影人蜡像的设计和制作任务中,其中有两个人最突出。一个是画家、天影厂专职美术设计师,曾因影片《两个人的芭蕾》而获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奖的王鸿泽;一个是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傅长圣。他们一个设计,一个制作,精诚团结,相得益彰,让一个个明星银幕形象,在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博物馆里熠熠生辉,闪闪发光。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100个银幕人物形象,均选自1949-1978年间的优秀影片,都曾在广大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甚至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林则徐》中的林则徐,《甲午风云》中的丁汝昌,《我这一辈子》中的巡警“我”,《五朵金花》中的副社长金花等。由于此次设计、制作的是特定角色人物,要求形神兼备标准高。而原始素材如拷贝(影碟)、剧照、定妆照等有所不足,加之多数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黑白故事片,服装、服饰、道具色彩难以确定等,首先给负责设计工作的王鸿泽带来很大难度。对此,王鸿泽和设计组的其他人员多次跑北京、上长春、下上海、赴广州……广泛收集资料,尽可能地与演员本人及其亲属面谈沟通。
为达到人物形象设计准确,王鸿泽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和采访工作。因为他知道这些影星银幕形象设计,只能用绘画手段来表现,不能是剧照的翻版,所以他只能从现存的影像资料中“寻金探宝”,反复研究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鲜明个性。每当塑造一个人物,便向健在的演员,和当年同剧组的人员采访,征求意见,进行修改。仅王晓棠在《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塑造的银环,就十易其稿。孙道临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塑造的李侠,也是七易其稿。还有田方在《英雄儿女》中塑造的王文清,谢芳在《青春之歌》中塑造的林道静,赵丹在《林则徐》中塑造的林则徐等,都是几易其稿,反复创作,反复提炼才完成的。虽然要设计的明星银幕形象仅116个,但王鸿泽的设计图,却画了300多幅。他对每个角色人物设计,均做到多角度、多神态、多造型和多幅数,为泥塑制作打下良好基础。圆满地完成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布展领导小组的任务,因而获得好评。
有了好设计图,就要有好制作者。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傅长圣和他的同事们挑起了制作泥人和蜡像的任务。
为完成这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泥人张”投入人力就达24人,经傅长圣之手塑造的影星银幕形象,就有25人之多。如赵丹的林则徐、王晓棠的阿兰等,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赞不绝口。
如果说王鸿泽的设计是首度创作的话,那么,傅长圣制作的这些缺少“自由度”的银幕人物形象,则是二度创作。他既要维护设计图的“严肃性”,又要用心体会银幕人物的艺术性和完整性;既要使塑出的人物酷似演员塑造的银幕形象,同时又不能是自然主义的模拟与翻版。总之,制作“泥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用他的话说,这一切都要“用基本功做保证”。
尽管行政工作缠身,但傅长圣还是挤时间,把整个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任务”之中。他在塑造赵丹、秦怡、于洋、谢芳等艺术家银幕形象时,也是反复研究,反复推敲,反复制作,有的也是几易其稿。在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努力使这些彩塑人物,成为“泥人张”的艺术精品。
本报记者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