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好的状态定格
1月6日,赵葆秀应邀到章丘参加“百脉情韵”迎新春文艺晚会。她的到来让戏迷们大喜过望。
赵葆秀告诉记者,她还将上2006年央视的戏曲“春晚”,戏曲晚会她去年上了,感
觉很好。
赵葆秀还透露,今年元旦推出了专辑《赵葆秀京剧老旦唱腔精选》,这也是她从艺40年来录制的首个专辑。专辑里包括《遇皇后》《打龙袍》《八珍汤》《太君辞朝》《钓金龟》及现代戏《风雨同仁堂》《红灯记》《沙家浜》等18出戏的38个脍炙人口的唱段。赵葆秀说:“这些都是我得心应手的段子。”
赵葆秀把专辑称作自己艺术生涯的一个“小结”。她说:“还不能称作是总结。我只是想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记录下来。之所以说现在是艺术上最成熟的时候,是因为感觉自己对唱腔的理解以及舞台上的表现能力都很纯熟了,心里想到的都能表达出来。能让最好的状态定格,也是我的幸运。”
弟子得奖我高兴
赵葆秀现在带了很多学生,其中研究生就有两个。“我带的研究生一个叫翟墨。另一个是哈尔滨京剧院的黄丽珠。翟墨现在整出《八珍汤》都能演了。”
赵葆秀说:“前一段时间,翟墨和黄丽珠都要参加全国京剧青年演员大赛,我的另一个学生余声也要参加一次演出,都要我辅导。而我自己正在紧张地演出《袁崇焕》。没办法,就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四个部分,前三个时间段分配给她们,晚上的时间留给自己去演出。说实话,那段时间感觉特别累,但心里挺充实的。尤其是后来,看到翟墨和黄丽珠两人还分别获得了金奖和银奖,我和她们一样高兴。”
上个月,赵葆秀到天津演出,和孟广禄合作《打龙袍》,她专门把翟墨带了去,并且让翟墨先上台,她后上场,效果非常好。
演员要学会节欲
能在艺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赵葆秀认为,头一条就是肯吃苦。她说:“年轻时我身体不是太好,唱旦角,没气力不行,于是每天早晨早起到公园里跑步,我们京剧院的一个老前辈见我练得这么苦,还给我起了个‘华子良’的外号。”
除了练好身体,赵葆秀就是琢磨戏,练习戏里的念白。“千斤话白四两唱。我常常是大量地练习,几出戏一起念。像《李逵探母》,我一边念一边体味人物,念着念着,把李母的体态都站好了。后来与杨赤演这出戏,一拿起拐杖来,自然而然,那个形象就出来了。这个戏后来拿了好几个大奖。”
她特别提到,作为一个演员,还要学会节欲。“有时候,我也很想和朋友们一起喝酒,打牌,或者唱歌,放松一下自己。但想到第二天还要站在舞台上,我马上就会克制住自己。想想看,如果熬夜打牌,睡眠不好,在台上的状态肯定会受到影响,演出质量也肯定达不到最佳。”她说:“演员要对观众负责,也要学会珍惜自己。”
不为程式所囿
有人批评京剧的程式化,认为这些程式太僵化,给京剧发展带来了太多局限。
对此,赵葆秀有自己的理解,她说:“我认为京剧离不开程式化。其实,京剧的程式都是表演的手段,只要把这些手段恰如其分地用在塑造人物、抒发情感上,就值得肯定和发扬。但还要做到能入于其内,还能出于其外,不为程式所囿。像我演的《八珍汤》,里面加了个水袖动作。按规矩,水袖是不能乱加的,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人物疯了的前提下才能用。可《八珍汤》里人物没有疯,为什么我给加上了呢?这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人物当时处境非常悲惨,用水袖来表现非常合适,这就是不离程式,又活用程式。”
说起对山东的一番特别感情,赵葆秀说:“我虽然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根其实在山东。老家就在烟台,村子就是很有名的发明地雷战的那个村。所以见到山东人都有一家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