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毕加索为何被成都人冷落?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5:02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成都人不爱毕加索”后续报道

  昨日本报14版报道了《成都人不爱毕加索?》的消息,得知将于15日在省美术馆闭幕的“世纪巨匠毕加索原作中国(成都)特展”,近1个月时间,仅有不足5000人观展,引起成都美术界人士和美术爱好者的极大反响。毕加索是西方最有代表性的美术巨匠,而成都又以文化名城扬名,为什么两者不能完美兼容?成都有史以来最有含金量的西方艺术大师个展为
什么受到冷落?昨日,本报对美术界的权威人士和普通市民进行了采访,试图从多方面进行解析。

  A 、行家说法

  看展品“印刷品风波”影响太大?

  此次画展对于公众没产生太大影响,有人分析原因之一是刚开展时闹出的“印刷品风波”:几位著名画家看过画展后公开表示,265幅毕加索作品只有一幅是真迹,其余都是印刷品。此事引起轩然大波,成都媒体对此进行了近一星期的追踪报道。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专门委托成都主办方召集媒体,出示了大量文件作出澄清。虽然有评论家认为画家的观点只是学术上的争论,不应该影响到市民观展,但许多市民仍然认为不是真品就没有看的价值。

  说门票40元的价格太高?

  本次版画展门票定价为40元,而平时在成都举办的画展门票一般都是10元,因此很多人提出画展受冷落是票价太高,成都市民接受不了。主办方表示,这个票价是根据全国其它城市的巡展情况定的,40元已经是最低的了,北京和上海都是50元,深圳是65元。不过油画家、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金远认为,这个票价只相当于一张电影票,但是收获比看电影大多了。

  谈受众懂版画的人太少?

  四川省美协秘书长、四川美术馆副馆长张国平认为,看画展人数少的原因可能和版画受众面窄有关。他说:“毕加索的这次画展主要以他的版画为主打,而当今社会人们大多对油画和国画感兴趣,版画夹在两者中间比较尴尬,这导致了很多人不懂版画,不要说不知道怎样欣赏,就连版画的一些基本常识都不太了解。”

  讲失误最珍贵画作被忽略?

  毕加索于1920年创作的《三角帽》系列32幅原作,是此次展览除7个版画系列之外的唯一一组水彩真迹,被视为意大利国宝级藏品。不少专家表示,如果宣传上对这点大做文章,效果会好很多。主办方表示,这是推广工作上的疏忽,虽然这次参展的作品包括7个版画系列以及1个水彩系列,但当时只单纯地想,这8大系列主要为版画,就干脆定为毕加索的8个版画系列,忽视了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最高的水粉系列《三角帽》。

  论素质市民应提高艺术修养?

  对于市民对毕加索的“漠视”,美术评论家陈默表示,成都市民喜欢“耍”,但还是应该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他称:“这次展览本来对成都人是一次很好的美术‘启蒙运动’,能潜移默化地提高成都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可是不少人就这么放弃了,按照毕加索这样的‘遭遇’,成都以后还能引进什么高水平的画展?”

  B 、市民声音

  批评派:成都人重娱乐轻文化

  李俊(自由摄影师):成都的文化实际上是体现在喝茶、打麻将这些市井文化之上。成都好的演出少,好的展览少。我认为艺术、文化的发展和成都的经济发展有关,成都的经济发展一直很平缓,因此艺术上也难有显著的增长幅度,受大环境影响,高雅艺术和文化对普通老百姓很难产生吸引力。

  陈铭松(中学教师):成都实际上是座悠闲城市,市民喜欢流行的东西,比如看超女。欣赏毕加索是需要静下心来的。

  反驳派:不看毕加索不等于没文化

  叶健(公关公司负责人):我学过美术,知道毕加索是西方印象画派的大师级人物,可对普通观众讲,毕加索的画太先锋,太另类了,如果没有介绍和讲解很难理解他的作品。中国也有自己的文化,而且博大精深,比如剪纸,比如年画,如果说会这些绝活的艺术家不去看毕加索就没文化,那有失偏颇。

  刘思懿(广告公司职员):我是搞平面设计的,照理说应该去看毕加索,但我就没去看。难道说去看了毕加索的人才是真的有文化吗?有文化的人可以去读书、看电影甚至可以去打

台球,只要你觉得精神上有熏陶就行了,不一定非得去看毕加索。 记者杨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