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但愿相声热别成为流行秀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6:41 新京报

  不知为何,郭德纲相声的火爆让我想起当初簋街“麻小”“鸭脖”瞬间蹿红的情景,此话绝无贬低之意,仅仅因为他们都踩在了流行消费的都市人脉上。当年大宋朝勾栏瓦肆里的相声前身,也就是这个样子,是都市消费的一小部分。有所不同的是,在如今小知小资的追捧下,这成了热门的文化现象。

  抛开那个小圈子的高温,时下更热的,恐怕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全球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追求文化存异的社会思想被认同发扬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各种形式的重视和强调,它可以是政策措施,也可以是无形推动经济消费的思想背景,让生活在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京城小知小资们找到一个商品消费的文化注脚。即便在看郭德纲相声的时候没有此意,只是真心喜爱,只是附庸时尚,喝过一点点墨水的人也难免不受时代号角的影响。思想上真正不合时宜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

  所以,郭德纲现象的出现有其个人的天分和努力,还有便是他在这个时代的际遇。“钢丝”们对其偏执追捧的直接原因,似乎是对体制内院团产生的和电视媒体中出现的

相声的不满与不屑,当然里面掺杂了行业之内利益集团的门户之争。但更深一层的是,他们认同郭德纲相声中“风”的品质。什么是风?老百姓自个儿的感情、心声、事理、经历,是《诗经》“风、雅、颂”中的民歌部分。他的相声中的真诚表达和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是真正吻合的。这也便是我们统观这个社会的时候,可以发现郭德纲正踩在时代的鼓点上。

  但是,郭德纲的星光大道毕竟脱离不了那个行业的整体大盘,其周围消费群体的拥戴很难在思想和学理上给出一个理智的方向,在花团锦簇中走向流行秀的大路也不是没有可能。就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火热局面下,会有很急功近利的行为一样,在过程中,忽略了文化的保护恰恰需要平和的心态,而非急于亮相给人的姿态。

  所以成功不成功,不是看是否站在风头浪尖上,而是靠来自内心的定力。

  草根的力量又何需证明呢?

  刘晓真(中国艺术研究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