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吕同六:翻译的秘密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0:05 南方都市报

  二零零五文化年鉴之故人●吕同六

  在今天,是否决定翻译某一本书好像已经成了出版业生产流程中的一个技术性问题。然而就在二十多年前,一本书的翻译出版可能会引发另一个反感此书的同行向有关部门写告密信。时至今日谈这个话题恍若隔世,不过1980年诗人袁可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就是在那种有毒的空气中出版的。

  这套书的策划人之一是意大利文学翻译家吕同六先生。见过吕同六的人都熟悉他“得体儒雅的谈吐举止、友善亲和的态度”。但是他介绍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流派时,我的印象与此有些不同。他介绍的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摧枯拉朽的宣言中号召文学纵火犯们“点燃图书馆的书架”,“把河水引来淹没博物馆”,他赞美的是“焦虑不安的失眠”、“翻跟斗、打耳光和挥拳头”。

  吕同六当时四十出头,倦于低水平的论战,以这个年龄罕见的激情介绍那些惊世骇俗现代派文学。他还在文学界另一个有很大影响的刊物《国际诗坛》上翻译了意大利隐逸派三个主要诗人的诗歌,其中两个诗人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在当时引起过国内写作者的强烈兴趣。吕同六还主编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意大利二十世纪文学丛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意大利经典名著”丛书。在笔者以前的印象中,意大利文学中有影响的作家与吕同六没有关系的只有两人:艾柯和兰佩杜萨亲王。在翻译家中,能够同时翻译诗歌和小说的屈指可数,而能包揽一个文学大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恐怕只有吕同六一人。

  从1979年我国大规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到我国于1992年10月31日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为止,吕同六以极大激情翻译着意大利文学中的精品。意大利同行都感叹吕同六的工作量可能是他们的十倍。

  吕同六先生翻译的作品中,笔者较为熟悉的是他翻译的“隐逸派”诗歌。国内翻译过“隐逸派”的人可能有四五个,其中还有台湾诗人叶维廉。就翻译量来说,吕同六无疑是第一。如果没有他对意大利文学及其背景的长期介绍,我们不可能对这个重要流派有更清晰的认识。就诗意来讲,“隐逸派”就是意大利的“后期象征主义”,它的隐秘、幽微、在听觉上的平衡技巧等诸种诗学品质无不指向后期象征主义。但是在一些细节上,“隐逸派”大师未尝没有清晰的意大利的文学血统。比如说,在蒙塔莱的名诗《柠檬》里,有这样别出心裁的一句“而我,更喜欢通向青草芜蔓的道路,/孩子们在路边浅浅的污水坑里/捕捞孱弱的鳗鱼”,在反诗意的前景里通过高超的技巧来营造诗艺,这在波德莱尔时代就是常规训练了。不过,如果熟悉吕同六翻译并评析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我们便会记得马里内蒂1909年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咏叹:“慈母般的水沟里几乎尽是泥浆!可爱的工厂的废水沟呀!”精密崇高的艺术也许有着相对幼稚的起源,这在艺术中早已不是秘密。正如吕同六先生告诉我们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皮兰德娄的和尤奈斯库的戏剧都曾从马里内蒂获取灵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二十多年来阅读的并非只是文学的“翻译”,我们其实一直在随吕同六先生一起领悟着艺术创造的崇高秘密。

  □曾园

  □斯人斯文

  吕同六(生于1938年1月,2005年10月28日逝世)

  长期在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译著中有《莫拉维亚短篇小说选》、《葛兰西论文学》、《皮兰德娄戏剧集》、《意大利二十世纪诗歌》、《意大利近代短篇小说选》、《夸西莫多抒情诗选》、《蒙塔莱诗歌集》。对中文意大利文学稍微熟悉的人都难以想象没有吕同六,意大利文学会是何种模样。

  2001年,吕同六推出了《卡尔维诺文集》,不仅有卡尔维诺的早期小说,还有读者们津津乐道的《寒冬夜行人》和《看不见的城市》,更有爱好者们期待已久的《美国讲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1997年达里奥·福获得了诺贝尔奖,吕同六第二年就译出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达里奥·福戏剧作品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