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Q版名著”糟蹋经典误人子弟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0:52 哈尔滨日报

  新华社兰州1月18日专电(郭涛)1月16日,家住兰州市东方花苑的曲女士反映,学校要求孩子们在寒假读一本名著,可她的孩子竟然买来一叠“另类名著”,看了令家长哭笑不得,很是担忧。

  在“另类”《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仙丹竟然是“伟哥”,而玉皇大帝则最爱用望远镜看一本名为《Q版童话》的畅销书,此书将许多传统的经典童话改
编得面目全非,如:七只小羊在狼肚子里一边享受空调一边打麻将;白雪公主的王子因为白马在年检,骑着一头白猪来迎娶她。在一些图书市场,记者还发现一本很搞笑的《Q版语文》,该书收录的《孔乙己》《卖火柴的小女孩》等31篇语文课文完全变了样,里面冒出许多“MM”“视频聊天”“晕菜”等新新人类的词汇。

  在兰州市一家大型购书中心,一名正在翻阅《Q版童话》的初中生说:“我看到这些改版过的名著语言很搞笑,就买这类书啦!”记者问她有没有读过原著的《西游记》等名著,她说“没有”。她还告诉记者,同学们都喜欢买新版本的书看。记者发现,书店里的古典名著很少有人问津,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网络类、新版本的“名著”很受青少年的欢迎。该购书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样是《西游记》,现在版本的销售量大约是原著的五六倍。

  兰州市教科所的白老师分析,“另类名著”之所以流行,主要是靠低俗的搞笑来吸引青少年读者。让古人行现代人之事、说流行语言,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好读、好玩的文章。但同时,篡改削弱了名著的教育作用,对于名著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青少年根本无法有效接受,其后果显然不是肤浅的笑声所能补偿的。家长们担心,对名著的错误解读容易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