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看我憨厚 拿我说事儿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8:53 大众网-大众日报

  前不久,从大众日报娱乐版“小逄观星”专栏上看到一篇《刘玉堂怎么就不是刘心武》(见本报2005年11月23日———编者注)的高论,看着看着笑了:我招谁惹谁了?刘心武讲红楼,论“秦学”,与我何干?拿我跟他比什么比?这是典型的看我憨厚,拿我说事儿呀!

  小逄事儿说得有理,比方他说本人脸皮薄、胆子小、找不着明星或娱乐感觉什么的,都挺在理儿;文字也不错,冷嘲热讽、纵横驰骋,简直让你哭笑不得、无可奈何。但人比
得不妥。著名作家史铁生说,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这是因为“人与猪的差别是一个定数,人与人的差别却是无穷大的。”将差别无穷大的人放在一起比,用老百姓的话说,是要气死人的。

  问题不在于小逄拿我说事儿,也不在于他的《西学》(严谨地说法应为《西门学》)建议,最根本之处在于,小逄笑我只知埋头吭哧,“满足于出点小名得点小崇拜赚点小稿费的作家,终无大出息;前怕狼咬,后怕娘找,更无出息。刘玉堂要上台阶,必须首先把这些小障碍去掉!”我却不敢苟同:这不恰恰是我的难能可贵之处吗?身为作家,就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职,远离聚光灯,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只奉献“鸡蛋”,不奉献“母鸡”。可惜我做得还不够。

  余乃本分憨厚之人,确实也固执于爬格子赚稿费,自认形象比不得明星,又不会说普通话,不宜于坊间亮相。那年不幸被凤凰卫视强扯去做了两期《纵横中国》,即让我尴尬无比,发誓再也不到电视上显眼了。电视缘如此之差,你让我从刘心武那里悟什么?

  说到底,“刘心武效应”是传媒效应,而不是学术效应。看看俞平伯《论秦可卿之死》、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便会发觉,我们的惊诧仅是因为读书少。而刘心武让人最不爽之处,不是因为什么“秦学”,而是所谓的学者姿态和不严谨的学术态度。作家就是作家,娱乐可以,不能打着研究学术的幌子;研究学术也可以,但不能丢了严谨,至于拿小说当学说,以构思当考证,更是治学之大忌!奇怪的是,时下风头正健的偏偏是些“复合型”名人,在作家面前他是学者,在学者面前他是作家,万一同时碰上了作家和学者,他又是哲学家。这种人,才真真可恼可气。

  最后跟小逄探讨两句“出息”的话题。“出名”不等于“出息”,跨领域“出名”则更不是好事。郭晶晶、田亮出息,是因为专业,爬出泳池,再出名、再热闹,也没人当回事儿;“

芙蓉姐姐”倒是出名,未尝听人说她出息;“超女”炙手可热,亦不见人教育子女以其为榜样好好出息。说白了,出名是容易的,出息却未必。前者需要些商业筹划和运气,后者却容不得投机与侥幸。白岩松说,把一条狗牵到央视一个月,那狗也能成名嘴。这狗成了名,“出息”了又如何?可还是狗啊!

  刚过世不久的巴金先生有一句名言,让我终生受益:“作家只能靠作品说话”,永远别指望有出息的作家靠脸蛋或下半身说话,更不要跨领域说话。就像关公只会耍大刀,你动员他挥板斧,强调只满足于耍大刀没出息,也还是没用,更没有意义。

  最后,我还要重复一句:事儿可说,人大可不比,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人比人,气死人;再不要拿我跟任何一个姓刘的诸如刘德华或刘易斯之类比来比去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