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被糟蹋的《唐弢藏书》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00:1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说到唐弢,凡对新文学书刊有了解的,都知道他是国内新文学书刊收藏的第一人。唐弢先生过世后,家属为使其藏书能妥善保存,将25000多册书捐赠现代文学馆。据说巴金先生讲过这样的话:有了唐弢先生的藏书,文学馆就有了一半。

  手边这册由北京一家出版社新出版的彩色精印本《唐弢藏书》,是我在转了三个书店后才买到的。然而,匆匆读过一遍后,竟发现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史料性错误,不仅令人失
望,简直难以容忍。

  首先就是图文不符,指东道西。如书中第83页有关徐志摩的名作《翡冷翠的一夜》的文字解说是:“徐志摩著,新月书店,1927年9月初版”,但这里所选用的书封并非初版,初版的书封应是维基多大桥的街景。还有第85页的《骂人的艺术》,文字标明是初版,其实,所录书封也不是初版。既然是现代文学馆的资料,就应辨析清楚版本,否则会以讹传讹,造成混乱。

  第66页介绍焦菊隐《夜哭》时,编著者在简述作者生平时说:“1928年北新书局出版其惟一的长篇小说《重庆小夜曲》。”这又错了,《重庆小夜曲》是1947年2月由上海中国文化事业社出版的。这样的史料性错误在书中还有一些,如第47页,编著者说蒋光赤“30年代末与鲁迅、柔石组成中国左翼联盟小组”,而上世纪30年代末,上述三人均已去世。又如第196页,编著者先讲何其芳是1937年才开始创作,随后又说他在1936年获得过《大公报》的文艺奖金。再如第103页,编著者先说王任叔(巴人)“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与人合办《山雨》,开始文学创作”。后来又说王任叔是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读者真被编者搞糊涂了。

  书中还有不少明显的史实错误。如第82页徐志摩的《自剖》,作者生平介绍这样说:“1924年随印度诗人泰戈尔漫游欧洲。”这可错得离奇了,因为泰戈尔是在1924年4月中旬,应北平讲学社邀请来华访问。徐志摩作为北方学界代表,先到上海迎接,并陪他去杭州游览,然后一路北上,于4月23日到达北京。在京期间,泰戈尔同北京学界人士有过几次会见,还在先农坛作过讲演,观看过徐志摩、林徽音等用英文演出的戏剧《齐德拉》,参加过在女作家、画家凌叔华家中举办的茶话会。直到6月初,才由徐志摩陪同离开中国去日本。在日本期间,徐志摩还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沙扬娜拉》,怎么变成了去漫游欧洲了呢?书中第38页,编著者在介绍汪静之《蕙的风》时,这样写道:“1922年与冯雪峰、柔石、潘漠华等结成湖畔诗社。”稍稍熟悉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柔石不是湖畔诗社成员。出现这样的失误,大概是编著者把湖畔诗社与晨光社混为一体了,这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两个社。加入湖畔诗社不仅诗要写得好,同时还要是好朋友。尽管赵平复(即柔石)同前几位的关系不错,但当年他还不写诗,因而不是湖畔诗社成员,此事还曾使他很不高兴呢。

  除去史料性错误,书中还有不少文体误认的现象,如把黄药眠的文学评论集《沉思集》说成诗集,把陈梦家的小说《不开花的春天》说成诗集,把袁犀的短篇小说集《泥沼》当做长篇小说。另外,《唐弢藏书》以图为主,说明性的文字所占的分量并不重,然而却出现大量的错、漏字。如把“滕固”写成了“滕国”,把叶灵凤的生年“1905”写成了“1954”,几乎晚了半个世纪,把《爱力圈外》印成《爱的圈力》,把《灾难的岁月》印成《突难的岁月》,《湖滨秋色》变成《湖滨秋鱼》,《食客与凶年》成了《食客与凶争》,等等等等,触目可见,不一而足。

  一本仅209页、定价却50元的《唐弢藏书》,竟错成这个样子,这不仅看出编著者的粗疏和草率,也与现代文学馆这一高雅学术殿堂格格不入。造成这种情况或许是编著者没读过原作,而又疏于翻阅资料。其实,守着唐先生那么丰富的藏书,费点力气去查一下,恐不至于如此吧。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一本纯属“不合格”的图书,居然发生在《唐弢藏书》的身上,假设唐先生地下有知,看到书中这么多的错谬,不知该作何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