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打造特色品牌创新龙江歌舞 《正月里》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11:37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赵宇清

  “冬到北方,冰也刚强;春到北方,水也柔肠;大东北好山好水好地方,好歌好曲好儿郎。”记者20日晚到达北方剧场时,东北风情歌舞剧《正月里》仍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当中。据悉,这部戏将于26日在第二届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的闭幕式上首度亮相。将民俗文化浓缩在正月里

  《正月里》是省歌舞剧院的新创剧目。在现场指挥排练的省歌舞剧院院长尹桂阜向记者道出了他们院里排练这部戏的初衷:“我们一直想搞一台浓缩了东北地域风情的晚会。总说东北文化,东北文化表现在哪,我们认为还得从民俗民风上寻找东北文化的根基。过大年可以说是我们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儿,于是我们就用正月集中来展示过年、迎亲、娶亲这些带着民俗色彩的仪式。”

  听说,这几天演员们每天都排练到21时,作为编剧兼导演的王小明也忙得不可开交。在吃盒饭的间隙,他和记者谈起了这部让他酝酿了十年的《正月里》,“以前我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即兴创作的,唯独这个本子让我想了很久。在我小的时候,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感觉就是过年的时候,过年就可以穿新衣、放炮仗,还可以得到压岁钱。所以我一直想写一个东北人怎样过大年的本子,我为这个本子起过十多个名儿,最后能站住脚的名字就是这个‘正月里’。”

  将东北民歌用故事串起来

  为这部戏担任艺术总监、音乐统筹的是著名曲作家、省歌舞剧院副院长王明喜,从策划到创作,他为这部戏倾注了许多心血。“这部戏在我们家策划了有半年时间,开始我本想找一些像郭颂这样知名的家乡歌唱家来演唱东北民歌。可是,又是《送情郎》、又是《小拜年》、又是《摇篮曲》,这么一来就散了,后来我们想得用人物把它们串起来,就有了这么一台风情剧。我们在剧中还对东北民歌的表现形式做了一些改动,比如《摇篮曲》一直是用独唱的形式来表现的,在这个戏里我们则选择了用哼鸣、合唱来表现它。此外,我还为这部戏创作了《抬花轿》等歌曲。

  这部戏的主题也很简单明了,编剧王小明说他就是想直来直去地写人们想过好生活、人人都渴盼团圆的愿望,因而他在剧中穿插了4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在男女主人公谈恋爱的细节上,他还采用了咔戏的形式来表现,令人耳目一新。

  将民间舞蹈纳入到歌舞剧中

  在《正月里》这部东北风情歌舞剧中,你除了会听到《摇篮曲》、《送情郎》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外,你还会看到东北民间舞蹈中常见的手绢、花棍、高跷。在排这部戏之前,王明喜走了广西、云南很多地方去考察,“在《印象刘三姐》中张艺谋用的是农民,杨丽萍的舞蹈玩的是原生派,他们突出的都是少数民族的特色,但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积淀又不够深厚。于是我们想到了东北的民间舞蹈,秧歌、跑旱船、舞龙狮这些都是老百姓常跳的舞蹈,特别有生活气息,让人们看了也觉得亲切。”

  就这样这些东北民间舞蹈经过了一番加工、改造被入情入理地融入戏中。可是这也给演员出了一个难题:不仅是唱好歌、演好戏,还要跳好舞蹈。听王明喜说,这部戏对演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为此他也很头疼,因为这主要演员换了三四批人。最后女主角锁定了院里的青年演员薛丹,薛丹为这个戏已经将手绢功练得相当不错了。

  将市场意识贯穿始终

  在这部戏策划之初,尹院长就希望这部戏能够成为冰雪旅游中的一个亮点。“来哈尔滨除了赏冰玩雪,还能看什么?我们需要一台极具地方风情的演出来奉献给游客,而且这是一个大市场。这部戏我们打算在24日、25日、26日连演三天,看看观众的反映,多方征求意见后,再找演出公司搞市场运作。”

  创作伊始,王明喜就一直有着要打市场的想法:“我们一分钱没向政府要,想先排好了,让人看了满意再说。整个音乐制作我才花了5000多。本来这样一部戏需要一百多个舞蹈演员,可是现在我们才用了四十多个舞蹈演员,演员们下台换衣服的时间都很紧。但是考虑以后这个戏要走市场,我们不能带一百多人出去,所以就没有‘扩编’。”

  王小明说,因为没有资金,这个戏一开始立的就是白茬,什么道具都没有,没有床演员就躺在地上演。这些年歌舞剧,我们一直在模仿西方,这样下去想有所突破实在是太难了,必须得打出我们的民族特色才行。歌舞剧现在可能很多,可是在全国像我们这种演法的,可能是第一个,特色就是我们的王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