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闲闲说话”闲话一串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16:01 北京晚报

  一群优游在天涯社区“闲闲书话”中的读书客,每天在上面发帖子,讲述自己的淘书之乐与读书之趣,有的还在上面开书局,换书与购书,不亦乐乎。不自觉地,这个远在“天涯”的论坛板块,已经变成“近在眼前”的网上精神家园。在此发表的书评文章,已经超出了人们所理解的网络写作的范围,而被公认为是最具人文气息的写作。今年年初,一套闲闲书话精华文章的结集出版,不仅让那些常年泡在论坛上的读书客们奔走相告,也让一些时常读朋友转帖而认识闲闲书话的网下学者视为乐事。上周末,这套书的聊天会在尚都国际茶吧举
行,除却版主云也退、布衣书局老板胡同外,一些自称拙于上网的读书人———沈昌文、止庵、陆建德等也都纷纷到场,引出一串串关于读书人的闲话。

  “读书要闲,闲来出味”

  “我喜欢这套书的‘闲’,我过去提倡‘不大正经的读书’,也就是这个意思。知识可以现需现补,那个味儿却是得多年熏陶才出得来。”读书界的长者沈昌文先生一开场就对这套书的“闲”字激赏不已。

  这个“闲”字,既是内容的传达,也是一种状态的传达。“闲闲书话”的闲,就体现在闲人、闲书、闲事上。书分三集:《书人闲话》、《闲谈书事》、《闲读中西》。据主编云也退介绍,作者都非专业书评人、学者,大都是常年泡在闲闲书话的读书客,内容也是对一些读书人、山水和饮食的闲谈。但是,那种对好书自然率真的热爱以及不为发表所带来的文字情趣,却和喜欢端着庄着说话的专业人士不同。所以,他们记述起潘家园淘书之乐,颇有《世说新语》的传神。而论起史铁生、贾平凹这样的当代大家,也颇有挠到痒处的快感。其文字的隽永与沉淀,连主编云也退也感慨:需要什么样的胸襟才能写出他们那样清洁、涤净烟火气的文字?

  是一群情趣相投的闲在的人,聚一起所写的闲在的文章。作为布衣书局小老板的胡同,道出这种率性写作的真实状态:书中的文章所选都是2003年以前的,是属于早期闲闲书话的写作,基本上都是非功利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谁,所以可以痛快发言。大家成为朋友后,还互相发布个人信息,比如谁谁过生日了,大家就在网上给他献花。一个朋友到另一个朋友居住的城市去,基本上就可以连逛书店到吃饭,一切全给包了。网络有了,书籍并没有死

  一部通常的网络文章结集出版,通常会配上跟帖,但是这套书却来得分外干净,只在每篇文章前面缀上了发帖人与发帖时间。学者止庵在称道这些文章选得好之余,甚至认为:这些文章的网络味并不重,甚至已经超出了网络写作的感觉。

  最早在年初图书订货会上推荐此书的乐评人王小峰,则声称要以此转变人们对网络写作的看法,他称:“我们要全面了解网络文学,就不仅要看时下流行的网络写手的文章,也要看看这一类相对比较正经,讨论一些真正问题的文章。否则会对网络产生错觉,以为只有那些

无厘头和荒诞的东西。”社科院外文所翻译家陆建德则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就说:书籍会死,但是这套书的互动,却可以说明,网络有了,书籍并没有死。正因为这些文章是在网络上发表的,不为职称不为赚稿费,纯粹是出于兴趣,所以有这个时代特别稀缺的票友精神。

  “我用七折价购了二百套,现在在网上已经卖出七十多套,都是闲闲书话网友订购,销售业绩不错啊。”布衣书局的胡同乐得透露这个喜讯。对于自己熟悉的文章还会进行二次阅读吗?一位“闲闲”书友回答颇为肯定,他说:“在网上读,更多的精力和乐趣在于跟帖。书拿在手中,关注的是文本。如品二道茶,醇厚绵延的滋味,通过纸质的阅读,更容易出来。”本报记者孙小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