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有了中文版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17:20 北京晚报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有了中文版

  本报讯(记者孙小宁)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六卷本,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其中《罗摩衍那》已由季羡林先生翻译完成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摩诃婆罗多》的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四倍,规模宏大、内容庞杂,迄今世界上仅有印度梵文学者历时半个世纪完成的《
摩诃婆罗多》精校本和此前的不完整的英译本。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学者金克木先生的支持带领下,中文版《摩诃婆罗多》翻译工程开始启动,经过一批学者的艰辛努力,历时十七年,终于在社科院著名学者黄宝生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此项传世工程,此次的中译本,也成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三种文本之一。

  “不了解《摩诃婆罗多》,怎么阐释印度文化?”

  据悉,《摩诃婆罗多》全书共分十八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它之所以被称为古印度的百科全书,史诗对印度古代的文化与历史,包括政治、军事、外交、伦理、哲学、家谱、格言、谚语、祠堂、教堂等都进行了充分记载。不仅在印度是重要文化典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学者布依特南在他的《摩诃婆罗多》英译本第一卷导言中说道:“如果不能充分和自觉地吸收《摩诃婆罗多》中的史料,那么,西方关于印度文明进程的学问是很不完善的。”荷兰梵文学者狄雍则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不了解《摩诃婆罗多》,怎么能阐释印度文化?”

  译者黄宝生先生认为:《摩诃婆罗多》中隐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与史诗通常的特征相一致,《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和故事也与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但是,它也同时展现了人类由自身矛盾造成的社会苦难和生存困境。“我通过这次翻译工作,对《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由衷地生出一份敬畏之心。”

  翻译挑战当代译者

  虽然是印度重要文学典籍,但是翻译工作却整整延宕了一千多年。据译者撰文介绍,该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中国早在五世纪初就已知道这部史诗,但因为它属于印度婆罗门教文化系统,就没有进入中国历代佛教高僧的译经范围。即使就是世界各地的当代译者,面对它也会感到困难重重。甚至有一种说法,一个梵文学者如果决定翻译《摩诃婆罗多》,就意味着要为它奉献自己一生中的学术成熟期。

  据译者黄宝生先生介绍,“印度一批优秀的梵文学者也是花了近半个世纪,才完成了《摩诃婆罗多》精校本。其间,首任主编苏克坦卡尔逝世后,由贝尔沃卡尔接任主编,而贝尔沃卡尔年迈体衰后,又由威迪耶接任主编,可谓“前仆后继”。法国梵文学者福歇着手翻译《摩诃婆罗多》全诗,但他翻译出版了全诗十八篇中的前八篇,就不幸逝世而中断。美国梵文学者布依特南于1967年开始依据精校本翻译《摩诃婆罗多》,相继出版了三卷,不幸于1979年去世,也未能完成全诗翻译。

  而中文全译本正是依靠集体的力量,才最终得以完成。但这中间,这项翻译工程的发起人赵国华先生也已于1991年英年早逝(享年四十八岁)。为让读者充分领略该书精髓,该套书还同时配套出版了导读。本书是译者逐章逐篇所作的介绍和评价,并附有国外专家的研究资料和原书插图。

  网络实习生:张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