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拷问中国式转会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08:47 南方都市报

  当中国足协将2006年度国内球员转会大门关闭的时间选择在1月28日这一天时,也许没有意识到这天便是中国传统的大年三十,也可能没有意识到会有数百名球员因为无法搭上转会末班车而无法过上一个安安稳稳的新年。

  在“中国特色”这个堂而皇之的旗帜下,与国际转会规则严重脱节的中国球员转会细节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与闹剧,而且这种悲剧与闹剧还正在继续上演着……

  每一年,中国足协都会下发一份重新定义的国内球员转会细则。但是,不论游戏规则如何修正,球员几乎都不能从中得益——前国安球员形象地将上榜球员等待转会的痛苦经历形容为“痛经”。

  如果这种纯粹中国式的转会带给球员的仅仅只是“痛经”倒也罢了,很多球员在转会上榜之后,收获的竟然是“闭经”,甚至干脆就是“绝育”。

  李玮峰转会

  球员价值如何计算?

  引子孟庆森满怀诚意地飞到了上海,在他看来,当李玮峰的转会费已经被深圳俱乐部主动下调到了800万元以下之后,上海

申花再没有理由不出手了。但是,一个多小时的谈判之后,他便不得不承认深圳方面确实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申花愣是咬定了490万元这个足协标价,甚至连一点松动的语气都不愿意再给。虽然他在离开上海的时候几乎是咬牙切齿地留下了“不卖了”这三个字,但是,这并不妨碍上海申花理直气壮地向中
国足
协申请仲裁。而且,不出意外的话,申花还将名正言顺地以490万元的公开标价最终得到李玮峰。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上海申花就已经做好了申请仲裁的准备。原因很简单,既然490万元是深圳俱乐部为李玮峰标出的公开价格,而这一价格又是通过了中国足协这一“物价局”审核过的,深圳俱乐部又有什么理由再“坐地起价”?应该说,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游戏规则,上海申花俱乐部的这种“按价购买”确实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真的是“市场经济”在发挥杠杆作用的话,作为目前中国第一后卫的李玮峰真的只值490万元吗?参照去年郑智转会山东鲁能时的1300万元人民币、孙继海几年前加盟

曼城时的200万英镑,即便将目前国内足球糟糕的生存环境因素考虑在内,李玮峰也确实没有理由只值这个价。事实上,去年申花操作引进李玮峰时,与深圳俱乐部初步达成的协议便是“转会费800万元”,一年的时间李玮峰能力未减,身价却下降了300万元,深圳俱乐部想不通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问题是,事情发展到目前这个地步,只怕深圳队想“撤牌”也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中国足协相关官员已经发话:“既然你挂出来的价格别人已经认了,那么你便没有理由把队员重新撤回去!”讲白了,深圳俱乐部被中国足协的转会规定“黑”一把已经是无可挽回的事情了。

  深圳方面的郁闷与愤慨可想而知。旁观者当然可以对上海申花的“强买”行为指手画脚,但是,就事论事,你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上海人“合理”地利用了“不合理”的转会游戏规则。因为如果按照中国足协的转会细则,哪怕你是罗纳尔多,只要你是中国人并在中国足球圈内转会的话,那么你的转会费也就不可能超过500万人民币——说白了,这就是计划经济在起作用。

  一点通在中国足协已经将俱乐部的生死完全置于市场经济大潮之中的背景之下,却又硬生生地将球员转会费的计算纳入计划经济的体系之中,不发生冲突、出现矛盾反而不正常了。

  当然,对于自己的这一做法,中国足协也美其名曰“平抑物价”,却没有想到在职业联赛已经进行了整整十二年之后,此举已经成为了标准的干涉与扰乱市场经济。原因很简单,今年球员转会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本身不就是市场经济的杠杆已经在发生作用了吗?在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广泛取代的社会背景之下,中国足协又有什么理由在放开球员转会费上缩手缩脚呢?更何况,说白了,只怕俱乐部老板认为是合理的价格,哪怕它再高,也是可以实行下去的,中国足协不仅不需要掏出一个子儿来,还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转会提成呢,根本就不必担心它会扰乱了联赛的秩序,相反,那甚至恰恰可以是球员价值以及联赛价值的真正体现呢!

  张玉宁出国自由球员何时零转会?

  引子上海申花一方面不愿在李玮峰490万元的转会费上再加一分一厘,一方面在张玉宁同样490万元的转会上又是斤斤计较,这不仅反映着上海人的精明,而且也折射着他们在球员转会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最新消息显示,日本J联赛的一支球队相中了张玉宁,但是面对申花报出的转会费,对方感到相当难以理解——引进一名已经合同期满且俱乐部无意继续续约的球员,有什么理由还需要支付转会费?

  应该说,日本J联赛这家俱乐部的困惑一点也不难以理解,类似的困惑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俱乐部在一年前其实也同样有过,因为按照国际足联制定的转会规则,像曲圣卿、张玉宁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标准的“自由球员”。而按照中国足协制订的“游戏规则”,与俱乐部合同期满甚至已经下岗的球员,不仅不可能马上获得“自由身”,甚至要等上漫长的三年才有可能“来去自由”。耐人寻味的是,中国足协在对中国球员作出如此苛刻规定的同时,也并非不知道这一规定其实是与国际足联的规定相抵触的,所以,在将中国球员自由转会之路几乎一下子卡死的情况下,对于外籍球员却“网开一面”,比如说三年前深圳俱乐部花费80万美元引进的多哥外援吉马,现在便已经是自由身,正堂而皇之地以“零转会”的形式寻找新的下家去了。与此同时,中国俱乐部也同样在享受着国际足联相关规定的“阳光雨露”,比如深圳俱乐部有意续约的马里科,深圳俱乐部之所以在球队全面降薪的背景下依然有望得到这位波兰外援,便是因为他与国外俱乐部的合同已经到期,已经属于自由球员,而深圳将本来准备支付的租借费折算到马里科的收入之中,结果双方“一拍即合”。

  一点通将联赛推向了市场戴上了“职业化”的高帽子,却又不愿意在球员转会这样至为关键与本质的环节上放弃计划经济以及行政指令,这恐怕也可以理解为中国足协的一种“叶公好龙”了吧?

  其实中国球员在零转会方面也不是没有进行过抗争,但到目前为止,成功者却只有谢晖一人而已,而他恰恰就是属于“海归一族”。同样从德国归来的杨晨前些日子也同样为自己的“零转会”而努力,虽然26日传出的消息称厦门方面拍出了200万元,但是,这是不是杨晨转会的真相,还相当令人怀疑。不过,透过谢晖与杨晨的努力,至少我们已经看出,中国球员转会中的这种与国际不接轨的做法,已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土崩瓦解”的一天也正在向中国足球靠近。比如说,如果有意引进张玉宁的那家日本J联赛俱乐部一纸诉状将上海申花告上国际足联的话,那么中国足协“苦心经营”的转会细则便有可能一下子变成“废纸一张”。要得到便必须有付出,这甚至已经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基本游戏规则,中国的足球俱乐部有什么理由在将球员拒之门外后,还依然可以从其身上获利?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着中国足协相关规定的“保驾护航”,中国的俱乐部在与球员签约时才大都采用一年一签的方式,甚至干脆可以随时废掉已经签署并生效的合约,尽管这与中国商业社会比较普遍存在的不诚信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但是这种中国特色的转会游戏规则又何尝不是中国足球与国际足球的真正落差之所在呢?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期待变革

  给予中国球员“自由转会”的权利,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俱乐部的工作变得复杂与被动,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却也可以说俱乐部的管理更加理性、规范及符合职业足球的基本规律,让依然游离于国际足坛游戏圈之外中国足球尽快回到“国际大家庭”之中。这,是中国球员在转会过程中所期待的革命性变革,又何尝不是中国足球所需要的革命性变革呢?!中国足球关起门来搞转会的“闭关锁国”作为是到了画上句号的时候了!

  本版撰文:许绍连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图:

  李玮峰价值几何,由规则裁定还是由市场决定?

  张玉宁只有通过国际足联仲裁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转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