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易中天:无厘头语言正说历史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8:36 南京晨报

  去年央视“百家讲坛”的12讲“汉代风云人物”,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红透半边天。后天元宵节,易教授将再次出山,在“百家讲坛”畅说一年《三国》。易教授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决心恢复“三国”的历史真相,其中包括诸葛亮并非老者,而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帅哥”。

  “诸葛亮是个大帅哥”

  记者:讲“三国”和讲汉代风云人物有何不同?

  易中天:讲汉代风云人物是“百家讲坛”临时叫我去的,准备时间短促,所以12讲中基本有脉络和主线,算是一次热身。这回不同,我要讲1年的“三国”,共有50多讲,所以必须精心地策划。我的原则是“平民立场、现代视角、三维结构”。前两者暂且不论,单说“三维结构”就是强调人物、事件和问题三者的交错前行。譬如这次开篇《大江东去》就谈历史三种形象的问题,次篇《真假曹操》谈个人,另一篇《一决雌雄》则谈官渡之战这个事件。我还给每讲都留下小悬念,而整个50讲又有一个大悬念,所以听起来有点像电视连续剧。

  记者:您曾说这回讲“三国”要恢复历史本真,但《三国演义》的“三国”给人印象根深蒂固。您如何说动观众?

  易中天: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作为学者,我自然看重第一种。“三国”的文学形象深入人心,是因为《三国演义》写得很生动。其实史实本身就具有许多趣味性。譬如诸葛亮,《三国演义》将他写成一个穿道袍、摇羽扇的神仙式人物,但事实上,他出道时才26岁,1.84米的高个,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大帅哥嘛!所以我觉得,只要展现历史富有人性的一面,把英雄看成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同样能得到观众共鸣。我有一句口号“诸葛亮是人不是神,曹操是人不是鬼。”

  “加点无厘头很必要”

  记者:您的讲座很幽默,常常引人发笑,有人据此认为您在“戏说”,您同意吗?

  易中天:我哪里“戏说”了!“戏说”是一种游戏,讲的故事都是莫须有的,都是编出来的,戏说者自己也不要负什么责任。我所讲的东西全部有历史根据,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记者:但是您显然和一般的“正说”不同,您的“正说”听着很有趣,您怎么定位自己的风格?

  易中天:我把我的演讲风格分成3个境界:其一为“正说”,也就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胡说,不瞎说,保持一种严肃的治学态度;其二为“趣说”,即在坚持真实的基础上强调表述方式的栩栩如生,为了达到这个境界,我会加进去一些无厘头的搞笑语言,有时无厘头是必要的,这就像烧菜得加胡椒、味精等调料一样,能极大调动观众的听讲兴趣;其三为“妙说”,也就是在前两说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分析,给观众以启迪,这是最高的境界。所以我一直说“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这次讲“三国”,我仍然会坚持固有的风格。

  “赚钱只是顺便的事”

  记者:作为学者,您近年常参加社会活动,有人因此说您是“社会活动家”,有“不务正业”之嫌,您怎么看?

  易中天:学者也可以是社会活动家,两者不矛盾。事实上,学者当社会活动家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传播和普及。但底线决不能破,这条底线就是学者公开发表的意见必须建立在其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我倡导学者“进进出出”,“进”就是进书斋研究学术,“出”就是走向社会传播文化,但还是要尽可能回书斋,失去了学术的支持,那我们不和歌星、影星没有区别了吗?

  记者:您和“百家讲坛”有关的两本书《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和《帝国的惆怅》均达到数万销售量,网上说您大赚。您上央视是为了钱吗?

  易中天:北方有句俗语“搂草打兔子,顺便的事情”。我赚钱是顺便的,上央视主要还是为了普及学术知识。既然观众那么喜欢听,那附带赚点钱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学者热评

  正方:有利于文化普及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认为,学者讲历史关键看他对历史有没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如果态度严肃,在表达方式上玩一些噱头和技巧以调动观众的兴趣,是无可厚非的,做得好倒是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大有好处。

  反方:插科打诨是不合适的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认为:“易教授既然讲的是历史,就应该保持一个起码的严肃态度,学者讲课像周星驰那样插科打诨是不合适的。”对于易中天“无厘头有助于提高观众兴趣”的说法,梁永安指出只要将历史本身讲好就可以了,“现在娱乐已经普泛化了,如果人文再定位不清,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