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这幅画从不属于奥地利”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0:49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徐佳和 编译责任编辑 顾维华

  过去的一周,对于被纳粹掠走的艺术品来说极富戏剧性。周三,荷兰政府宣布将把价值5000万美元的202幅画作归还犹太收藏家后裔,随后,在维也纳,奥地利因无力支付1亿欧元的天价,只得将分离派画家克利姆特的肖像画精品归还原先的所有者—————89岁高龄的美国犹太老妇(早报2月8日C5版曾报道)。

  奥地利美术馆(AustrianGallery)的墙上,还悬挂着一颗20世纪早期世界艺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爱德华·蒙克的画作《夏日海滩之夜》(Sum-merNightontheBeach)。围绕这幅原属于作曲家古斯塔·马勒(GustavMahler,1860-1911)之妻艾尔玛·马勒的画作,马勒家族已经争战了几十年,名人、爱情、战争、阴谋在此期间构成了一幕幕的悲喜剧。

  画作背后蕴深情

  当艾尔玛·马勒的孙女玛丽娜·马勒(MarinaMahler)第一次看到祖母最喜欢的这幅画作时,她说:“我终于了解了艾尔玛,这是她最喜欢的画作,对她来说这意味着一切。”

  艾尔玛·马勒的人生如风一般自由,她生于维也纳,一生与众多现代艺术舞台上的大师交往甚密……她早年与分离派绘画大师克利姆特就曾谱出恋曲。艾尔玛是个天才的作曲家,但是嫁给马勒后,他请求她只是“做一位妻子,而非同行”。马勒禁止年轻的妻子作曲,还禁止她单独会客。马勒去世后,艾尔玛先后与德国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Gropius)及奥地利诗人、作家韦菲尔(FranzWerfel)成婚,韦菲尔死后,纳粹的迫害使艾尔玛移居美国纽约。

  1937年,艾尔玛和奥地利美术馆签订了一份协议,委托保管她的艺术品。1938年,艾尔玛离开奥地利,其继父摩尔把画作搬出美术馆,在没有经过她允许的情况下,1939年把这幅蒙克画作卖给了奥地利美术馆。但艾尔玛始终认为,“画作从来都不属于他们”。对艾尔玛来说,这幅画意味深长,其中的隐痛世人无法知晓———这幅画是艾尔玛的第二任丈夫沃尔特·格罗佩斯在他们的孩子曼侬出生时赠予她的礼物,而曼侬却于18岁时去世。“再也没有画作能够像那幅画般打动我。”艾尔玛在她的自传中写道。

  1953年,艾尔玛针对这幅蒙克的画作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归还要求,但最终却因为“技术问题”遭到拒绝。

  经年奋斗不放弃

  在洛杉矶长大的玛丽娜·马勒的记忆中,祖母艾尔玛心爱的画作留下的阴影始终折磨着她,直到生命尽头,她从来没有承认这幅画属于奥地利美术馆。

  1964年艾尔玛在纽约去世。1998年,新的归还法律在给了马勒家族一个机会,玛丽娜·马勒再度提出了归还要求。当时的判决一致公认玛丽娜的斗争建立在“历史和道德范畴上”———但最终又认为这件事在1953年就已经做出了定论。

  1999年,奥地利归还委员会规定画作属于美术馆合法所有。

  但现在,一系列归还案件的申诉成功让玛丽娜·马勒重新燃起了希望,且她也有了重量级人物的支持———因在类似的事件中屡屡获胜而闻名的维也纳大学法学专家弗兰兹·斯蒂芬·梅塞尔。根据梅塞尔教授的说法,画作如果能够归还马勒家族,它将体现出“正义的胜利”。玛丽娜已整理正式文本递交给奥地利方面。

  但奥地利美术馆拒绝评论该案。奥地利政府昨天已经拒绝了归还蒙克画作的要求。玛丽娜·马勒表示决不放弃:“我真心希望,经历了多年的耽搁和屡遭拒绝之后,艾尔玛———怀着巨大的悲伤和她至死都在为之奋斗的画作能够回家,奥地利应该给予他的女儿最起码的公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