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菊与刀》:了解的力量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01:03 哈尔滨日报

  雷

  如果有一本剖析别国民族性的书籍摆放在书架上,我极可能是一扫而过。但日本不同,大不同。这个与中国有百年恩怨情仇、一衣带水的国家,对中国人有巨大的吸引力,我迫切地想要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这个民族的面貌。《菊与刀》就是这样一本书,虽然它诞生在1946年,虽然他是美国人所著,更多使用美国人的想法与日本人进行比较研究,但它仍具
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因为我们对日本看似有繁杂的情绪,却又根本对其百倍陌生。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本书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如是评说。在作者看来,痴迷于栽赏菊花与崇尚刀剑并存是日本民族性画卷上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看似矛盾的物体和性格,能集中于日本的民族性之中,自有其形成原因,作者带领着我们从日本的国家形态、家庭形态以及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向世人展示一个较为全面、立体且生动的日本。

  作者介绍日本的社会形态,最常被提到的一个词语是“各安其位”。等级制度不仅深植于国家政体、家庭内部,更植根于每个日本人的心中。在日常生活中,不仅等级差别要经常以适当礼仪来确认,性别、年龄、家庭关系、过去的交往等都必须考虑在内。在现代政治学科也能发现“各安其位”这种习俗的痕迹。1943年,陆军发言人就“大东亚共荣圈”发表看法:“日本是他们的长兄,他们是日本的弟弟,应该让占领区的人民了解这个局面,如果对他们太好,他们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滥用长兄好意的倾向……”日本人对秩序和等级的信赖,与自由平等的信仰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众所周知,日本的很多

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和佛教,但却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日本与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差别在于一个“仁”字。在孔子看来,人者,仁也。“仁”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立身之根本。相反,在日本人那里,“仁”被贬低得一文不值。日本人讲忠孝,没有“仁”,这种忠孝就没有一个超越的本体来制约,最终可能发展到一个可怕而又危险的程度。

  另外,日本虽深受佛教影响,但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却与佛教相悖。日本报禅宗要求人们尽量避免“三不足”:衣不足、食不足和睡不足。日本的‘人情’观,还从根本上推翻了西方人关于肉体和精神这两种力量在人生中互竞主次的哲学。在日本人的哲学里,肉体不是罪恶。享受肉体快感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不是宇宙中对立的两大势力,这种信条在逻辑上会导致一个结论:即世界并非善与恶的战争。日本人有自身的“耻辱感”,但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日本的“耻辱感”来自他人的评价,而不是西方人内心深处超越性的善恶交锋。认识到这点,对美国战后对日本的决策起到很大作用。

  《菊与刀》是了解日本民族性的一个极佳版本。它不同于其他学术著作,从日本普通国民的一些生活常态中,体悟出许多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特质。作为与中国相邻的一个经济强国,虽然中国人经常提到日本,但却对这个国家了解并不太多。相信这本书会更多地带你去了解真实的日本,这就是这本写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书仍在热销的理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