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唇亡齿寒,下一个是谁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23:02 新京报

  悲壮的“死守”

  坚持了40年的韩国电影配额制终于被韩国政府单方面宣布改变,如果新的73天的配额制真的如期实行,对整个亚洲电影圈来说,这都将是“蝴蝶效应”的开端.就像1998年那场“光头运动”一样,目前全韩国的电影人又发起了捍卫运动。这次运动的名称更加悲壮:死守,无端让人想起中国的《八百壮士》。

  对本国电影实行配额保护并非自韩国始。事实上,在好莱坞的强势威胁下,除好莱坞之外的任何民族电影都可以称之为电影的第二世界甚至第三世界。欧洲电影保护策略自1993年就已经开始,1993年美国在电影界教父杰克·瓦伦蒂(JackValenti)的领导下,挟着经贸谈判的个别击破方式,冲破各国电影的关口,以WTO为主轴,辅以电影城(MU HIPLEX)的大量片源需求,将好莱坞产品大量倾销到世界各地。法国就此提出了“文化例外”(CULTURAL EXCEPTION),或者“文化免议”的说法。向美国提出文化产品非等同于一般商品的说法。此后法国一直国家拨款辅导本国或者非美国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其中张元当年曾获得的南特电影奖金,正是出于这种“反好莱坞”政治。

  今年第三届法国新电影展映期间,法国电影代表团副团长薇罗尼卡女士表示,2005年法国电影在全国电影票房中的比例占到了34%左右,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相比之下,其他未能采取相似措施的亚洲、欧洲的许多国家本土电影业则被迫由工业沦为手工业,中国台湾电影就是个极好的例子。

  分级制>配额制

  回过头来看韩国电影,如果在1998年,韩国电影的“银幕配额”就被削减的话,还会有现在韩国电影的风光吗?很难说。一方面,一年146天的配额的确确保了韩国电影的生存权,但是另一方面,在分析韩国电影崛起的时候,似乎很多人忽视了韩国电影崛起的这几年,正是韩国几大电子企业三星、大宇等财团崛起的时间,这些企业在创业之初做的第一批赚钱的生意是录像带,而在崛起之后,电影业成为他们转移风险投资的最佳渠道。而韩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开放背后,亦少不了这些财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韩国审查制度也是中国媒体讨论韩国电影现象的必备议题之一。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真正去思索,审查制度为什么对电影那么重要。事实上,审查制度开放是成就电影“通俗性”的必要条件。通俗性就是人性的需要。人性的需要不仅仅包括美丽、温暖、互相谦让等等光明一面,也包括对各种亚文化的需求。尤其是当这些“不光明”的一面在正常社会活动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电影院就成为满足需求的唯一需要。韩国电影中,《太极旗飘扬》这样的大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能满足这些需要的B级片的大量出现,它们在韩国电影产业中撑起了70%的市场份额,也成了大量韩国导演、明星生存的土壤。所以,与其说“银幕配额”成就的是韩国电影业,不如说韩国财团利用了“银幕配额”保护的这几年与韩国电影业和互相成就了对方。

  人人都爱配额制?

  这次事件的起因,和1993年没什么不一样,前提事件都是和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政府来说,如果牺牲电影业的利益能够换来更大的其他产业的利益,电影业代不代表民族文化根本不用考虑。更何况,对一个普通观众来说,重要的是看到更便宜更好看的电影,至于这电影是不是本土电影根本没那么重要。很多国内媒体似乎都在刻意回避这一点:即使在法国民间,也一直对本土的保护颇有微词,由于电影辅导金的发放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法国人尖锐地讥讽道,法国电影就在那“15个人甚至5个人手里”。认为正是这种保护让法国电影失去了前进的活力,成为一种“博物馆艺术”。不幸的是,韩国观众的“爱国性”好像也没有电影人那么高。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最近公布的“2005年度电影观众喜好调查”显示,超过30%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缩减甚至废除银幕配额制,政府发布电影配额缩减政策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40%。

  下一站中国

  当然,韩国政府和财团不会甘心完全放弃韩国电影。“堤内损失堤外补”,韩国配额制被削减,最后买单的或许不是韩国电影人,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观众。在院线和放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发行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第一削减的不会是《太极旗飘扬》这样的大片,而只能是中小制作的B级片。正如前文所说,B级片才是大量导演和二线明星生存的土壤。那么结局只能是这些从业人员的分流到其他相关行业或者海外发展。近年来韩国本土影视市场发展接近饱和,大量

韩国明星转向日本和中国已经是流行趋势。这也是韩国政府默许的方向,1月17日,韩国总理李海瓒主持召开国务会议,通过了“深化”、“扩散”、“潜在”三阶段来实现“韩流”全球化的目标。而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02年,中国引进
韩剧
67套,2004年上升到107套,2005年据估计超过150套。显然,韩国削减电影配额后,韩国影视人才外出揽活的情况将更加普遍,力图涌入中国的韩国明星和电视剧也会只增不减。

  到时候,中国的影视从业人员将怎么办?留给本土人员的影视市场会有多大?连强悍的韩国电影业都屈服了,又下一城的美国人在和中国谈判的时候,态度会不会更加强硬?即使这一次韩国电影人死守成功,下一次呢?

  □马戎戎(北京记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