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林
继南京审计学院搬出一堆证明自己收费有理的文件、并斥责发改委是在“胡扯”之后,又有一半的被曝光学校开始反驳发改委:有的把责任推给了地方政府,有的则称“赞助费是学生自己愿意交的”,有的声称要与发改委“商榷”“乱收费”提法,更有地方教育局竟然还召开新闻发布会,直指发改委是“误判”(据《南国早报》2月22日报道)。
与以前部委曝光学校乱收费“公开曝光—承诺改正”的回应模式不一样,此次发改委对8所乱收费学校的曝光碰到了硬钉子。可能很多人会对此感到愤怒,乱收费了怎么还狡辩,这种混乱的局面置国家部委权威于何地——笔者倒觉得这是好事,曝光者与被曝光者在乱收费问题上展开激烈交锋,最起码说明这种曝光行动是“真打”而非“假打”,是货真价实的曝光,不是黑箱中的利益博弈,不是双方避开公众眼睛的利益妥协和调和结果。就像菜叶上有虫眼反而证明蔬菜“未经农药喷洒过”一样,激烈的反驳表明了乱收费博弈的客观、公开和透明。
治理乱收费治了很多年都没有多大成效,说明教育乱收费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其中牵扯着多方的利益、交织着复杂的关系,很难说谁是绝对的“好人”,谁是绝对的“坏人”。既有的治理政策之所以难见成效,很大程度上正在于没有理顺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融化不了中央部委、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等多方博弈的利益坚冰。这么复杂的利益纠葛,公开曝光后没有反应,只能说明这剂药没有触及到病之根本,所谓“有效遏制”的曝光效果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相反,有反应,反应越激烈,越表明药下对了,触及到了病源,也才能真正地挤破脓包、逼出毒素。
发改委没看到预期中的“低头认错”,被曝光的学校一个个站出来反驳,这恰恰是常态,因为乱收费问题本身就不是“曝光和认错”那么简单。只有在据理力争的反驳交锋中,通过“挑战—回应”的公开博弈,复杂的利益关系才能真正地浮出水面。无论好坏,无论狡辩还是合理,一切都通过交锋使收费博弈在舆论前台透明地进行,如此,制订出务实的乱收费治理制度才有可能。以前很多时候公开曝光后舆论表象中的沉默,并非真正的平静,恰恰说明利益博弈在政治黑箱中激烈地进行着,只不过公众看不到罢了。
所以,我是打心里为学校向发改委的反驳叫好的,虽然这些反驳纯粹是出于私益,出于为乱收费辩护,但由撕破脸皮所抖露出乱收费背后错综的利益关系和潜规则,根本上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期待他们能坚持抖下去,坚持与顶头上司进行辩论,当然,也期待发改委,还有教育部、地方政府、其他更多学校等等相关部门,都站到前台来,客观真实地表明自己的利益立场。这是一个治理乱收费绝佳的机会。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