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讲坛上 寻找历史的正脸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07:2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日,凭央视《百家讲坛》的“清朝十二帝”系列演讲广为人知、现年72岁的清史学者阎崇年,从北京赶到成都,风尘仆仆却不露疲态。在其下榻的酒店,阎崇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端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明星级学术专家中等个头,体态偏瘦,笑得中庸而有风度,清癯的面容透出谦逊、儒雅之气。阎崇年此行来蓉将献上两场演讲,这是他十几年
后第二次来到成都。今日17时30分,阎崇年将到四川师范大学举办学术讲座《清帝学习与教子》;而明日14时,他将登上文轩名家论坛,以“怎样评价慈禧”为题现场演讲并签售。

  阎崇年

  1934年生于山东蓬莱,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北京满学会会长,主攻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主要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和《燕步集》共4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天命汗》《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清代卷》《中国都市生活史》等14部。

  对话阎崇年

  “一讲仅千元今年还讲袁崇焕”

  抓住观众,主抓“五说”

  成都商报:学问是有点枯燥的东西,您是怎样抓住那么多听众的心的?

  阎崇年(以下简称阎):我做了很多思考。主要是受众面太大了,层次不一。平时和博士生讲课,和跟本科生讲课都有很大的差别。我琢磨了很久,慢慢把握了5个点,第一是“正说”,这是一个天时。当时,那么多“戏说”,听众对“正说”实际上有着超乎寻常的需要,各种年龄、各行各业的都有。第二是“细说”。教科书只能讲个大概,演讲又不用考试,就要把事情说具体了,讲故事。这主要是说给一般的观众,像一些家庭妇女。第三是“深说”,这是说给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听的。比如鸦片战争的必然分析等。第四是“通说”,这是说给一些公务员、商人和政府机关干部的,他们来听就不是光听一个热闹故事,他们要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第五是“新说”,这是说给文化界的,比如记者,要有新意,说一些他们想不到的,提出新的见解给他们。

  有人批评“闻过则喜”

  成都商报:对“戏说”,您怎么看?

  阎:“正说”本来就是专门针对“戏说”提的。“戏说”是一种社会的需求,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戏说”成风是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开始的,但“戏说”了一段时间之后,社会的总体文化水平又提升了,这么多“戏说”,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群众要求回答“写实”的问题。人们分不清历史和游戏了,常把“戏说”当正史,这对青少年正确了解历史尤其不利。

  成都商报:学术界对你在电视传媒做演讲明星,会有异议吗?

  阎:刚开始我确实很犹豫。但是历史学的功能是多元的。除了学术功能、资治功能、教化功能之外,文化功能很重要,要让非历史专业的正确了解历史,这也是历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最终说服了我自己。讲完第一讲后,我特别关心学术界的反馈。开始我觉得会毁誉参半,但就我知道的情况,几乎大家都是鼓励和赞同的。这给我很大信心。

  成都商报:那您在央视论坛的演讲有史实上的硬伤吗?

  阎:有。错字不去说了。史实错误很多情况下是说错了,口里说的和脑子想的不一样。有一次讲到康熙,本来知道是“路易十四”,却说成了“路易十六”。这些我及时发现的,就让编导在下面加个字幕更正一下。那些来不及的,我就只有在书里弥补过来了。

  成都商报:遇到个人观点和其他清史家不一样的情况,您怎么处理?

  阎:这种情况不少。一般我会先讲学术界最主流的看法,然后也讲出我自己的观点。

  成都商报:去年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讲“红学”,收视率也很高,但引起了红学界的不满。

  阎:刘心武的“红学”,自有红学界去评价。我就不去说了,呵呵。当然,如果是我遭到了学术界的批评,那我只有四个字:闻过则喜。

  得享大名难言放弃

  成都商报:登上央视《百家讲坛》,除了名气提升外,经济报酬高吗?

  阎:绝对不可能为了经济。央视那个讲坛对任何演讲者都一样,不管你是杨振宁,还是比尔-盖茨。一讲1000元,除去税也就900元多吧。

  成都商报:如果受精力限制,只能在学术专家和演讲明星上做取舍,您做何选择?

  阎:今年,我又要在央视讲袁崇焕了。演讲明星,这都是别人给的说法。收到那么多信的时候,真的很感谢观众的抬爱。以前出一本学术书籍,一般就是卖个百来本,最多不过万。《正说清朝十二帝》卖了30多万本,盗版还不算。能使历史的知识向大众来传播,这是件很愉快的事。但是,我一辈子研究清史的工作不会放弃,这是我学术的根本,也是我的本分。

  讲坛时代:最早的“驻坛”专家

  2004年,阎崇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讲《努尔哈赤》,500人的教室挤了700来号人,有学生、教师、记者、政府公务员等,历史水平参差不齐。几架来自央视《百家论坛》的录影机方位摆好,开始运作了起来,一场下来,央视《百家论坛》的编导们要求阎崇年接着讲皇太极,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清朝十二帝”一一讲完后,还讲了“总说”,并六次为观众“答疑”。据悉,阎崇年的“清帝系列”一举使《百家讲坛》成为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而阎崇年也成为比刘心武、易中天更早的“驻坛”专家。而由此系列讲稿整理而来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大卖30多万册,一年内加印15次,又创下出版界历史书籍的新纪录。用央视制片人聂丛丛的话说:“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

  一年的《百家论坛》“清史”系列演讲,让阎崇年推掉了所有的活儿。阎崇年谈及颇为唏嘘。每一讲两万字的讲稿,每天写5000字,从周一到周四,四天就是两万字。到了周五开始串稿子,晚上给家人讲,然后周六用一天的时间进行修改,晚上到楼下遛弯儿把第二天要如何讲的内容和方式都过一遍脑子,周日就到电视台开讲。周一又开始循环往复:“这一年里不敢得感冒,感冒后昏昏沉沉的说话会颠三倒四;也不敢出差,不敢开会,所有的时间都是一环扣一环,不能落空。”

  前讲坛时代:清史界的学术精英

  在清史研究学界,阎崇年称“这个圈子的,不管国内国外,几乎没有不知道我的”。他说这话是有底气的,艰涩深奥的历史学在学富五车的他那里举重若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生于1934年的阎崇年20来岁就浸淫清史,其中颇多甘苦。结缘清史与学界大师杨向奎有关。据介绍,二十出头时,阎崇年专工先秦史,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一篇研究先秦史论文,请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主任杨向奎教授指教,杨老先生看后连连叫好。几天后,爱才的杨老先生专门写来一封信,强烈要求阎崇年“改行”转攻清史,理由是先秦历史大多依靠关中的地下发掘,身在北京只能吃人家的残羹剩饭,这块地儿实在太贫瘠。而清宫、清宫档案、文献全都在北京,并且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丢下一粒种子就能够有大收获。在“闭关”思考了一个月之后,阎崇年被说服了。学门一入深似海,阎崇年对清史矢志不渝了。

  后讲坛时代:关掉手机躲避媒体

  躲进书斋成一统的阎崇年成了大众追捧的“演讲明星”。有一次阎崇年打车,愣是被司机认了出来,不肯收打的费,理由是“学生不能收老师的钱”。盛名之下,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至,这也让习惯和书打交道的他一时难以适应,慢慢地学会了上午把手机关掉,但其他的生活几乎没有变化。说起平时的习惯爱好,阎崇年称自己不抽烟不喝酒,平时不听评书、

相声之类的,更别提看电视了。惟一称得上爱好的就是听黄梅戏。

  对于膝下一儿一女,阎崇年不鼓励他们“承继父业”,因为“研究历史太苦了”。现在女儿选择了研究社会学,儿子学医,都小有成绩。而谈到对自己的评价,阎崇年沉思半刻,徐徐吐出:“我能吃苦,像农民;我很勇敢,像渔民;我又机变,像商人。一个人必须变,但应该是在变与不变之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