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徐德芳责任编辑 黄维嘉
近日,一位名为“九头兽”的网友在“天涯社区”发帖称,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博导金元浦的学术专著《文学解释学》涉嫌抄袭译著《隐喻》,并给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发来邮件,提供了《文学解释学》的相关资料。
该网友称,《文学解释学》一书342页至348页,关于隐喻的阐述中,有大量文字与《隐喻》一书雷同。据了解,《文学解释学》1997年5月,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系该出版社“青年美学博士文库”中的一册。而《隐喻》一书,则是英国学者泰伦斯·霍克斯(TerenceHawkes)所著,1990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译者署笔名“穆南”。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设法找到这两本书,对照后发现两本书确实存在大量雷同段落。在谈及亚里士多德关于“隐喻”的论述时,金元浦《文学解释学》提及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隐喻就是为一事物借用属于另一事物的名称。”这一定义与《隐喻》一书第11页上给出的定义一字不差。译者穆南还在注释中指出,该句可参见罗念生译本的《诗学》,而此处的引文,是自己根据原文译出的。记者翻阅了《诗学》罗念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发现,此句被译作“隐喻字是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可见,金元浦教授在引用这一定义时确实参考了《隐喻》一书,并且没有给出相应出处。接下来,在引述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分类时,《文学解释学》一书同样袭用了《隐喻》译者根据原文翻译的内容,而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只是称可以参见罗念生译本,“译文有不同”。
在关于柯勒律治、瑞恰慈等人“隐喻”观的讨论中,类似情况同样大量出现。而《文学解释学》一书的前言、后记,以及相关章节中并没有提及作者在这一章节的写作中参考了《隐喻》,只是将其开列在书后附上的参考书目中。“九头兽”指出,按照目前的学术规范要求,金元浦教授在《文学解释学》中的这些做法已经构成抄袭。
为了确认《隐喻》译者“穆南”的身份,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设法与《隐喻》一书的序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传才取得了联系。陈传才说,时隔近20年,他已不记得《隐喻》的译者究竟是谁了,只是可以肯定,此书的翻译与金元浦无关。在“抄袭”认定上,陈传才持保留意见。他表示,很早就有人跟他反映过《文学解释学》一书存在的问题。他自己也认真比对过。如果按照现行的学术规范标准,金元浦的行为的确是“抄袭”,但《文学解释学》一书写作于1990年代中期,当时国内学术界学术规范建设刚刚起步,并不完善。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当年的作品,是不合适的。他说,“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很多老一代学者的著作都是不太符合规范的。”
学术批评网负责人、长期致力于学术规范活动的杨玉圣教授也表示,学术规范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学解释学》一书存在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