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推广不停,中国影人详述夺“金”路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02:42 新闻晨报

  评委只能被影响,很难收买

  周黎明:旅美影评家,在好莱坞潜伏十多年,学习电影制作,著有《好莱坞名片透视》和《学会肤浅──来自中美娱乐圈的哲学》等书

  问:哪些人是奥斯卡的评委?

  答:要了解一部影片如何走向奥斯卡,必须先知道它是谁评选的,是怎么选出来的。欧洲影展每次只有十几个评委,成员有业内人士,也有业外的文化界名人。奥斯卡则是行业奖,它的主办单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是一个行业组织,成员五千多人,只要加入这个组织,就有资格参与评选奥斯卡。获得评委资格的标准是以美国市场为基础的。目前,有十几位中国影人具备此资格,其中包括章子怡、陈可辛、陈冲、卢燕、邬君梅、顾长卫等。但对于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最佳外语片的评选,他们却爱莫能助。因为该奖项需要评委看完所有五部提名影片才能投票,由于大多数影人常年奔波拍片,不在常住地,往往收不全片商寄来的片子,或者收到也无暇观看,因此,通常情况下6000人中只有几百人能投这一票。

  问:影片具备何等资质可参与奥斯卡评选?

  答:比如说最佳影片,任何在洛杉矶连续公映一周的影片都有资格参与评选,不分出品地。当然还有其他琐碎要求,如至少是35毫米拷贝,数码电影起码有一定的分辨率。因此,奥斯卡并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内部奖,因为美国电影产品占据了全球市场的98%。而最佳外语片则要由各国推荐。

  问:电影公司是如何帮助一部影片走向奥斯卡的?

  答:奥斯卡的行业奖性质,决定了它的民主和中庸的特色。它兼顾商业和艺术,既不会一味阳春白雪,也不会做票房的奴隶。由于评委人数众多,奥斯卡评委只能被影响,很难收买。因此,片商为帮助一部影片走向奥斯卡领奖台,会在业内刊物大做广告,邮寄影碟,组织主创人员见面会,以打动评委的芳心。但直接收买选票不仅不可行,而且有辱评委智商。另外,一些刻意抵毁竞争对手的做法,如当年《美丽心灵》被指不忠实人物原型,就是通过向媒体透风的方式悄悄进行的。但多数人对此嗤之以鼻。

  由于奥斯卡的评选制度是上世纪40年代由奥斯卡的会计公司普华永道推荐的,所以相当科学、公正和透明。相对而言,每年在它之前颁奖的金球奖就常常遭人质疑。由于金球奖评委是由80多位活跃在好莱坞的外国记者组成,好莱坞打心眼里看不起他们。因为一来他们的报道发表在美国以外,且成员结构并不能反映全球电影观众,他们的评论对好莱坞不能产生冲击;第二,这些记者追星气较重,片商派几个明星跟他们联欢,或设宴招待,他们便会受宠若惊。近年来,金球奖内部加强管理,防堵漏洞。

  具体谈到一部影片如何提升在奥斯卡道路上的竞争力,还要因地制宜。比如今年大热的李安的《断背山》,虽然夺冠呼声高,但它太过小众和艺术,不是一部典型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主要是题材太敏感,易得罪广大的保守阶层,毕竟,平均来看,奥斯卡好大喜功多于小巧玲珑,正经八百多于喜笑颜开,温馨励志多于冷嘲热讽。所以,《断背山》的片方推出的宣传广告也刻意淡化同性情节,而是王顾左右言他地强调失落的青春。

  小金人能提升经济价值和声誉

  蒋勇:新浪网资深编辑,影评人问:赢得奥斯卡是否能为片商赢得票房?答:在片商眼里,小金人能提升经济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声誉。奥斯卡提名和得奖还能带来票房效应,一般片商主推要冲击奥斯卡的影片一般放在最靠近奥斯卡颁奖时段的前一年12月档,所以,如果提名,片商会延长影片档期,一直耗到颁奖,如果得奖,还会进一步延长档期,一般得奖后还会提高一部影片票房的5%到10%。所以,各大电影公司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自己的片子争夺小金人。

  问:在帮助影片走向奥斯卡的过程中片商有何高招?

  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行业媒体大做广告,包括硬广告和软文。一定要选择行业媒体,诸如《HollywoodReporter》、《Variety》、《Screen》之类,因为评委是业内人士,一般只看这类杂志。另外,片商除了给评委寄影碟,还会组织邀请评委内部看片,因为,他们深知更多退休在家的专业评委还是保守地只去电影院看电影,这很能博得他们的好感。

  问:奥斯卡历史上有没有获奖影片被人诟病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

  答:虽说奥斯卡的评选比较公正,但众口难调,难免还是会有人对评奖结果产生微词和猜测。当年《莎翁情史》赢了夺奖呼声最高的《拯救大兵瑞恩》,就有人跳出来指责前者获胜是因为米拉麦克斯公司在宣传上言过其实,太过大张旗鼓,不算公平竞争。但这顶多也就是议论议论,并没有站得住脚的指称其“舞弊”的证据。

  问:小制作的艺术片及独立制片的电影是否因缺乏大公司支持而在奥斯卡之路上欠缺竞争力?

  答:其实现在大公司旗下都设了独立制片部门或称艺术片分部,如SonyClassic、FoxSearchlight、UniversalFocus等,刻意打造“形象工程”,帮助艺术片的市场推动和争取奥斯卡。因为近两年,独立制片讨巧评委。对于那些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好莱坞大老板而言,一年到头,奥斯卡名单上连他的影子都没有,他会很没有面子。这个小金人可是代表着同行的认可和尊重。很多片商并不指望从奥斯卡影片中发横财,只要不赔就行。

  投票对我而言是件很困难的事

  邬君梅:旅美著名华人影星,主要作品《末代皇帝》、《宋氏王朝》、《上海红美丽》

  问:作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的会员,你也是奥斯卡的评委之一。你是从哪一年开始获得这个资格的?你为哪几年的奥斯卡投过票?为了投票是否要求你看过每一部报名影片或提名影片?

  答:我是在1995年加入学会的。每项分会(比如我属于的“演员分会”)会先投票选出属于自己专业分会的提名名单,然后所有各项的提名名单出来后,全体会员会再进行对全部总名单第二轮的投票(无记名),给“最佳”名单。

  自从成为评委后,我每一年都参加审看和两轮投票的。看得非常认真。我会争取看所有在名单上的电影,做个比较“公正”的投票员。有的电影,比如上了提名名单的,我会在投最后的“最佳”前,再看一遍。

  奥斯卡季节成为我最开心的季节,因为觉得是个学习课程:参考学习其他电影人的作品,会给自己新的灵感启发。说实话,其实很多时候,投票对我来说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我个人并不认为电影是可以比较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不同的,都值得赢得掌声。

  问:据你所知,一个电影公司如何帮助一部电影走向奥斯卡?这中间是否有商业操作的流程,一般他们如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有没有什么招术?

  答:推广是帮助影片走向奥斯卡的重要一环———片子的制作人、公司和发行公司对影片的递送和支持(包括对评委的宣传带子的转递服务和带子的质量)及公共的宣传(各公司对不同影片有他们不同“战术”上的策略),的确“宣传”是不可低估的力量,至少会让评委被“不断提醒”有这部电影的存在。商业操作是肯定存在的。

  前几年做的非常出色的是米拉麦克斯公司,有的时候大家会开玩笑说到奥斯卡晚上就能证明谁家的“宣传费”花得最大方了。但我认为,最终影片本身的质量是影片最好的“宣传”———其实奥斯卡评委们最注重的是影片本身的艺术性和可鉴赏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