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杂技:想说爱你不容易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8:36 大众网-生活日报

  创新是杂技的生命力

  中国杂技一向以精湛的技术和鲜明的特色享誉国际,我省杂技选手也在国际重大赛事中频频捧得金奖,可是国内的观众又是怎样看待这项传统艺术的呢?他们对杂技又是持何种态度呢?上周,中国杂协2006年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而记者也带着这一问题以泉城观众为对象展开了调查采访,出乎记者意料的是,有六成的观众不喜欢杂技而且一般不看杂技表
演。

  ■调查结果

  共调查采访了40名观众,其中:

  ①不喜欢杂技而且一般不看:占60%,24人;

  ②喜欢杂技艺术且经常看:占15%,6人;

  ③还算喜欢杂技但是不会刻意去看:占25%,10人。

  而那些看杂技的观众也基本上是在电视上欣赏杂技表演,调查中几乎没有观众曾买票去杂技团看过杂技表演。

  ■行家评说

  打出品牌才好闯市场

  邓宝金作为济南杂技团的团长,同时也作为山东唯一一个中国杂技家协会的副主席,身上同时肩负着一个企业的发展,还有整个山东杂技的未来出路。如何让杂技拥有更多的受众群,得到更多观众的青睐呢?

  邓宝金团长说,地方杂技团要想谋求发展,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像咱们济南近两年精心打造的《泉城写意》大型杂技舞台晚会,就将济南杂技的精品节目《转台高椅》、《空中彩绸》等巧妙地融汇其中,再辅以济南山、泉、湖、河、柳、荷花等特色元素和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使得整台晚会极具济南地方特色,这就帮助山东杂技、济南杂技很好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有了品牌,杂技团在本土演出和外推中才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调查发现

  “杂技粉丝”越来越少

  你有多久没看杂技了?你对我们当前的杂技艺术有着怎样的看法?你还喜不喜欢这种艺术形式?趁着中国杂技家协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之际,记者在不同年龄、职业的济南市民中展开了调查采访,共计40人。但是从调查的结果中记者发现,含辛茹苦的杂技演员尽管频频在国际上捧回大奖,却没有结下多少观众缘,调查中有六成的观众表示没想过去看杂技。

  另外虽然有25%的观众向记者表示他们喜欢看杂技,但是这种喜欢似乎有点无所谓。“现在特技这么多,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传统的杂技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怎么有吸引力,看也就是图一时的刺激有趣,看电视时我从来不会刻意地去找杂技节目看,更别说买票去杂技团看了。”调查中在某公司任职的侯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相比之下,真正的“杂技粉丝”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了,调查中只有15%的观众毫不犹豫地表示“我喜欢”。虽然此次调查中明确表示喜欢杂技表演的观众很少,但越是“弱势群体”就越要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些喜欢杂技的观众都或多或少地和杂技有些特别的情缘。

  ■专家建议

  如何让杂技回归国人?如何让中国杂技摆脱“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境?中国杂协主席夏菊花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首先中国杂技应当全力开辟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这个大市场。“现今我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口味越来越高,缺乏新意的节目注定会被淘汰。杂技艺术也是一样,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没有创新,也就不会走出国门、不会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拿咱们山东杂技的品牌之一《草帽》举例,虽然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节目,但是山东的《草帽》就极具创新意识地将浓郁的生活气息贯穿其中,温馨轻松,很受观众欢迎。”

  此外,夏老还谈到,杂技创新虽说很关键,可这并不意味着要追求形式的新颖,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一定的难度和技巧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离开基本功妄谈创新就等于白日做梦,反而不会有好的效果。

  ■观众反应

  想看杂技咋就这么难

  60%的受访者在听到记者询问杂技的问题后均表现出对杂技艺术的不“感冒”。但是套用那句话:“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六成不喜欢杂技艺术的观众也是各有不喜欢的理由,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具有本土特色的杂技离观众越来越远。

  家住山大南路的季先生与记者谈起杂技来颇有感触:“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杂技,那时下乡演出的杂技人员也特别多,每月看上几次耍杂技的几乎是我最大的乐趣,每次演出锣鼓一敲响,所有的孩子都往那奔,可热闹了。”但是现在呢?“到乡里耍杂技的院团和人员越来越少,在城里一年更是看不了两场杂技演出,就是偶尔看上一回也是在电视上,而且大都是国外杂技人员的演出,有距离感不说,也不是咱们当地杂技团体的演出,看起来没有亲切感,你说如何再谈喜欢不喜欢呢?”

  “听说杂技团的演员都跑到国外演出拿奖赚钱去了,国内的观众根本就看不到优秀的现场杂技表演,连熟悉都不熟悉,怎么谈喜欢呢?”在济南某企业工作的刘女士也如是说。

  本土杂技远离观众是造成观众群流失的首要原因,杂技艺术本身的不足也成为观众不喜欢杂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像受访者刘先生所说的:“与早些年比起来,说实话我们的杂技水平的确高了许多,也有很多真功夫在里面,可你就是不知道他们在为什么而演,每次看完了总感觉惊险有余,娱乐不足,成了对技巧的卖弄,还有点强制观众集中精神,结果很让观众为演员担心,看完很累,不像国外的杂技张弛有度。”

  当然,也有部分观众是因为杂技太过惊险才对它产生了排斥心理。山大学生小吴就是其中的一位:杂技演员都是从小就开始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太辛苦了,说得极端一点就是通过摧残人的身体让观众达到感官的刺激。

  ■杂技团说

  靠国外演出养活自己

  据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夏菊花透露,现在我们国内高水平的杂技团基本上常年在国外演出,一年要演出300到400场,每年他们要为国家赚取外汇上亿元,占我国文艺活动在国际商演总创汇的80%,是我国各种艺术门类创汇最多的一项。

  这或许也就是出现中国杂技“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说法的主要缘由。或许也就是许多国内观众所反映的本土杂技演出离观众越来越远的主要原因所在。

  面对这一问题,济南市杂技团团长邓宝金对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一般说来,杂技团每年在国外会有上千场演出,像去年就达到了1900多场,而在国内的演出场次只有300场左右。国外演出场次远远高于国内演出场次,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不外乎是经济收益问题。据邓宝金团长介绍,济南市杂技团现有人员中合同工约占一半,而正式工作人员工资的60%是由政府部门拨款,另外40%由杂技团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他们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联系演出。但是近年来国内乃至省内演出市场萎缩,为数不多的剧场的场地费也不菲,如果赔钱的话,剧团肯定不会进行演出。再加上目前向市场推销剧团的中介还没有发展,市场运作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他们在国内演出的场次就会受限,同样他们通过国内演出赚取的经济收益也非常有限。他们只有想办法向外走,到国外进行演出。

  本版撰文记者秦娟实习生王僖张春艳摄影郭建政制图段书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