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论:行政力量治得了学术腐败吗?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9:25 国际在线

  作者:张贵峰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27日透露,教育部正在考虑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等专门机构,来促进学风建设的经常化、规范化,通过加大行政力量狠抓高校学风问题。(据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通过增设专门机构,依靠强化“行政力量”来遏止学术腐败的学术治理思路,是否真能起到廓清学风、疗救学术腐败的作用呢?笔者委实难以乐观。

  从行政与学术不同的内在行事逻辑来看,行政讲究“上命下从”、“科层等级”,通过高度组织化力量追求即时兑现、整齐划一政绩的行政秩序逻辑,而学术不同,其健康生长发展,应建立在主体充分平等、自由秩序生态基础上,富于活力的对话、探讨、创造机制。显然,把这样两种行为逻辑、秩序格局完全格格不入的东西凑合到一处,希望以前者来治理后者,效果自然难以乐观。

  再从当前学术管理现实以及种种学术腐败乱象所以产生的根源来看,强化行政式的学术治理路径,更是给人南辕北辙、抱薪救火之感。很明显,目前我们的学术体制过度行政化,行政力量几乎无孔不入的渗透于学术秩序的方方面面:大到学术团体学术活动的管理,小到学术资格学术成果的评价。比如我们的大学、学会是有行政级别,学术刊物、教授也是有行政级别的,而学术项目从规划、申请到成果评价,行政力量同样也是一言九鼎的最终决定者、裁判者。

  在这种学术行政化、进而行政利益化的学术秩序生态下,为取悦于权力、博得行政认可,学术行为的非学术化、背离学术规律自然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比如,行政化学术评价论量不论质,以“抄袭”“造假”为能事炮制“学术成果”必然势不可挡。而当学校、学科的生存发展均要仰仗行政力量所赐予的“级别”、待遇才能安身立命时,以向权力献媚为特点的“学术公关”之类学风问题,又焉能不肆行泛滥?

  缘此,“通过加大行政力量狠抓高校学风”、“治理学术腐败”,究竟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还是缘木求鱼、为渊驱鱼,显然不难判断。

  来源:

人民网/潇湘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