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金人各有主名导说奥妙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10:09 每日新报

  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正式落下帷幕,20余座小金人各归其主。很多国内电影人纷纷对此发表感受,记者就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印象以及与奥斯卡接轨的话题采访了几位电影人。

  ■冯小刚:好莱坞精英云集几年前,冯导对奥斯卡丝毫不感兴趣:“这是美国的电影奖,又不属于世界,我对它一点兴趣也没有,而且这种经过商业炒作的奖项在电影界一点
意思也没有!”而目前随着《夜宴》“冲奥”口号的打出,冯导对奥斯卡的印象也有所改变。他在谈到对本届奥斯卡的印象时表示:“我执导的影片去不去奥斯卡参赛,是制片方的事,我说了也不算。不过好莱坞确实是世界电影精英云集的地方,他们拍摄的影片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本届奥斯卡颁奖前,我就看了《断臂山》《慕尼黑》等片,确实都很优秀。《断臂山》的拍摄非常细腻,我也非常欣赏李安,尤其喜欢李安的为人,我对他的获奖表示祝贺。”

  ■陆川:《撞车》的成功值得借鉴陆川认为《撞车》获最佳影片是实至名归。

  他表示:“今年奥斯卡入围影片都有着很强的社会化倾向,这也是最近世界各大电影奖项评比的大势所在。因此讲述美国社会多种族混居、思维冲撞问题的《撞车》更加符合当下评委的审美要求,该片比《断臂山》更有接受度,获得最佳影片奖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片的导演是编剧出身,这很有利于影片的结构把握。中国电影业正在逐步开放,我们也有许多编剧或电视编导转行拍电影,《撞车》的成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我觉得以探讨人性为主旨的影片永远是电影人应该重点关注的。这就是本届奥斯卡奖给我的最深印象。”

  ■谢飞:不要以美国标准衡量世界近年来投身于电影教育事业,多次担任国外A级电影节评委的导演谢飞表示,奥斯卡在中国的大热,对中国电影界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他分析说:“奥斯卡只不过是美国学院奖,一个美国本土的奖项,评委们也以美国电影为核心,因此这个奖项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以这种纯美国标准来评价好莱坞的电影还说得过去,但用它去衡量世界电影就有待考虑了。世界各国历史不同,文化底蕴也各不相同,审美观更是各有差异,如果说奥斯卡奖具有多么广泛的世界意义,真是无稽之谈。奥斯卡这种极度商业炒作的电影奖是很可怕的,因为这容易产生误导,使美国的标准取代世界标准,导致其他文化传统习俗无法被电影界重视,这实际是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例如欧洲各国就不认同奥斯卡,以抗击好莱坞文化对本土的侵蚀。”

  新报记者张钢

  <责任编辑>闫新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