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寓理帅气蒋经国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9:44 南方都市报

  李海华

  (本报书评人)

  举凡日记、书信以及自述一类文字,或者可以让人发现隐蔽的历史,或者可以让人窥得心灵的轨迹,其独特价值自非他种文字所能替代,而《蒋经国自述》则二者兼得,实不
失为读书人的一大快事。

  我见过两个版本的《蒋经国自述》:一个是1988年由湖南出版社推出的,遍选范围截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包括有《我在苏联的日子》(留苏12年)、《伟大的西北》(游历西北)、《训练日记》(主政赣南)、《沪滨日记》(上海督导管制经济)、《五百零四小时》(赴东北与苏军交涉)、《危急存亡之秋》(1949年全年)诸篇,此外还有三篇附录;另一个就是去年1月由团结出版社推出的,遍选范围则延展到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逝世,除前述诸篇外,增加了《关于一九四五年与斯大林谈判的回忆》、《在每一分钟的时光中》(散文)、《难忘的一年》(1975年全年)、《守父灵一月记》及一篇附录,并且1949年之前的部分也比“湖南本”多出了《我在苏联的生活》和《东望章贡合流》(回忆赣南生活)两篇,可以使得我们对蒋经国的一生有个基本了解。

  关于蒋经国的一生,江南(1984)和陶涵(2002)两人都撰有《蒋经国传》加以记述,只是陶本比江本更完整更翔实。《蒋经国自述》自然可与《蒋经国传》中的相关章节互相印证,但质诸史实,《蒋经国自述》也不乏隐讳乃至歪曲之处,比如《我在苏联的日子》(实为蒋经国写给蒋介石的检讨)一文就没有记述蒋经国在苏痛斥乃父的情形,而在《沪滨日记》一文中也没有提到宋美龄干预蒋经国“打虎”的事情,至于《危急存亡之秋》一文,则显见蒋经国百般维护乃父而不问是非曲直了。一如编选者所说,“书中所收录的,自然不是蒋经国日记、回忆录的完整版本”,“他的日记当年发表时是否即对有的关节问题有所回避,或者语焉不详”?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不过,我读《蒋经国自述》一书最大的收获,乃是得以从蒋经国的夫子自道中了解其性情,而他特有的性情在其晚年向民主宪政的关键性跨越中关系甚剧。蒋经国最具魅力的性情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据说这八个字曾一度印在台湾烟酒专卖局出售的香烟盒子上,足见蒋经国时时处处以此自警自励。这一境界的形成至少得力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蒋经国从蒋介石那里接受的儒家教育,一是蒋经国在苏联所受的生活磨练。

  在《我所受的庭训》中,蒋经国写道:“父亲指示我读书,最主要的是四书,尤其是孟子;对于曾文正公家书,也甚为重视。后来又叫我看王阳明全集等等。”“父亲不问什么事,教导我们时,总是希望我们于日常生活之间潜移默化,以达到践履笃实的地步;亦即是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这当然是受了王阳明哲学的影响。”“父亲生平很讨厌人们有依赖心理……有了自立自强的抱负,便不至为恶劣环境所包围,所同化,所支配;反而能够克服环境,创造环境。”在《危急存亡之秋》中,蒋经国提到在其40岁生日时,蒋介石曾赐他一幅匾额,上书“寓理帅气”四字。蒋介石说他“每日晚课,默诵孟子‘养气’章……又常玩索存心养性之‘性’字,自得四句曰;‘无声无臭,惟虚惟微,至善至中,寓理帅气。’为之自箴;而以寓理之‘寓’字,体认深切,引为自快,但未敢示人……”。蒋介石又为蒋经国题了“主敬立极,法天自然”八字,蒋经国决心“此后修养治事,定以此为准绳”。事实证明,蒋经国的修炼功夫确实了得,特别是在1970年代接连遭遇“友邦”背弃(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对蒋氏父子打击最大)、父亲去世、自由世界沦陷的情况下,他仍能心君镇定,从容应对,岂是一般躁狂虚弱之人所能做到的?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稳步推进台湾民主化的过程中接连遭遇反对派的挑战甚至辱骂(比如被称作“老贼”、漫画中更将其安上猪头),蒋经国竟能不为所动,自行其是,终于在其逝世之前奠定了台湾民主宪政的基础。

  至于说蒋经国在苏联长达12年的生活磨练,我觉得则主要造就了他的平民情怀和务实作风。这也就可以解释蒋经国何以能在主政台湾之后逐渐淡化了“反攻大陆”的狂想,而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用本地人士施政,争取台湾人民支持。

  我不知道蒋经国的自述是否仅限于此,如果他在1975年之后也留有类似的文字的话,那实在不应遗漏,因为谁都知道正是在1972年到1988年这段时间内,他向“历史作出了交代”——奠定了台湾由威权政治向民主宪政过渡的基础。他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世界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究竟他是如何渐渐认同这一早经孙中山先生揭橥的天下大势的,我们还无缘深入他的内心一探究竟。

  图:

  《蒋经国自述》,曾景忠、梁之彦选编,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版,39.80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