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以客家民系看中国精神传承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9:45 南方都市报

  客家文化

  温远辉(批评家)

  有一首客家山歌是如此自况:“客家呀来自黄河边,水就有源树有根,因为旧时多战乱,先后五次向南迁,迁到南方变客人,披荆斩棘建家园。一代一代传下去,所以五湖四海
多客人哟。”粗略估算,目前海内外的客家人约有一亿人,分布在全国200多个县份,最主要的集中地是赣南、闽西及广东全境,粤东北的梅州被称为“客都”。

  我是客家人,但我真正为“客家人”三个字而感到心灵震撼,并为之骄傲,却是在成人且工作多年之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参与大型电视系列片《客家人》的撰稿工作,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第一次大量地集中地接触关于客家人客家文化的学术著作和文献资料,并且随摄制组行程万里,在闽粤赣客家三角地大本营、桂、川、豫等地采访上百位客家各界人士,掌握了许多田野调查资料和个案资料,一步一步走进了客家人的生活,走进了客家文化的时空,并力图走进客家民系的心灵。三年的学习与感受,不啻于灵魂的洗礼!不啻于情操的陶冶!不啻于人生信念的磨砺!我无法不为之叹服:客家人,大写的人;客家民系——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支系,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放异彩,一下子推出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胡耀邦等伟人的民系,一个拥有黄遵宪、郭沫若、陈寅恪等众多文化大师的民系,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精神薪火,继往开来的民系,一个震惊世界,让世界为之瞩目的民系!

  在东方古老的土地上,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创造文明的步伐,也由黄河流域,由中原不断地向东向南迈进,文明的中心,也不断向东向南扩大,汉民族也随之衍生出八大民系,包括湘、赣、闽海、广府等,其中七大民系就散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八大民系中,唯有“客家”民系不以地域命名,却是人数众多、分布范围最广的民系。

  客家人共同的文化品性是:不惮为客,每思报效。换言之,就是“念旧”和“挺身而出”。在客家人身上,传统的影响很深,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渗透至生活的细部,讲礼义仁信,重情更重大义。文化行为上的表现,一是慎终追远、崇本报先。对能代表传统渊源、赓续血脉的东西,视若生命,比如谱牒、堂号、祠堂、方言等。客家方言,至今仍保留大量的古音古义,是研究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为什么它能历千百年,迁徙万里而能犹存旧貌呢?就是因为客家人代代相诫“宁丢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缘故。建筑也是,不管是赣南的土围子,闽西的圆楼方楼,还是梅州的围龙屋,都蕴含着天圆地方、太极八卦的

传统文化思想。二是崇文重教,以
文化人
。一个不断迁徙“客居”的民系,要保存自己文化的根脉,要形成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勉励后人不断进取不断报效国家,唯有强化教育,重视文化的薪火相传。客家人执着于教育,可谓不遗余力,一心持守。外国传教士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发现并感慨:在嘉应州(梅州),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市里,便有十余间中学和数十间小学。按人口比例来说,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一位香港老板,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把自己赚到的第一个100万元,全部拿回家乡捐资办学。在东南亚的华侨,无论如何艰辛,也要把华文学校办下去。三是中华血脉,敢为国殇。客家人知书达礼,深明大义,身上有硬骨头精神,不能忍受耻辱,危难时刻,常常挺身而出。史学家说,满族入主中原,最后才臣服的就是南方的客家人。文天祥、袁崇焕就是客家人的先贤楷模。

  对客家民系,再多的研究仍嫌不够。早在上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就已兴起客家学研究热。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学者对客家学越来越感兴趣,研究成果极为壮观,客家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但是,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集体研究,集众所长,并推出文丛,极力推广,把客家文化研究视如一系统工程来运作的,就我所知,梅州市政府是率先而为,他们推出的《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也是政府与学院合作而产生的第一项成果。文丛含八本书,分别介绍了客家源流、客家方言、围屋、民俗、文人文学、民间文学等方面的崭新的研究成果,堪称近年客家学的集大成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由杨宏海选编的《客家诗文》,杨宏海、叶小华编著的《客家艺韵》,一本是博洽群籍、纵考古今、慧眼选萃而成的客家文人文学作品精选,填补了客家学的空白;一本是既博采众长,整理归纳,又田野调查,采风搜集,辑录大量客家民间文化艺术作品,丰富鲜活,真情真趣盎然。

  一套书系,功夫不少,功德不浅。期望这是客家学系统工程的良好开端,并由它而昭示出更灿烂美好的远景来。

  图: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共八卷,林碧红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每卷35.00元(精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