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恶搞无罪 娱乐有理 饿了?上馒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3:05 燕赵都市报

  SEVEN/文

  丙戌初,不晓得“馒头血案”的人恐怕得相当于70生人不晓得周星星,,80生人没读过郭敬明,或者在这个全民博客年,您没在网上写过点什么像样的“东东”……总之是时尚的小旗风中飘,咱硬是被“老土”撞了腰———相当郁闷!

  可是,如果俩月了,您还抱着这快冷透的馒头不放松,没有在体会咀嚼快感的同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么,同样的,您被潮流的小尾巴甩个跟头的日子不远了。

  其实早在“馒头”出锅的很久很久以前,就有无数位娱乐先驱为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比如周星星,刘镇伟,王晶,比如“行为艺术”家“XX姐姐”们……让我们一块把这个名叫“恶搞”的事业进行到底!

  恶搞到搞恶的距离=一个馒头?

  话说公元2006年的春节,娱乐圈因为一个小小馒头而引发了一起惊天血案。本该是安分守己的网民,却因为一个玩笑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案情扑朔迷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起血案?这起血案又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影响?敬请关注本期视点———有关“恶搞”。

  “胡戈制造”的馒头红遍大江南北,是什么让他这么红呢?是因为他的“恶搞”。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馒头血案》的人,都会对他的这个短片留下深刻的印象。

  “恶搞”,这应该算一个新词,顾名思义,有恶作剧,搞笑,胡整的意思。“恶搞”其实在馒头出锅之前就早已存在,只是这次卖馒头的胡戈刚好撞上了一个有名气又不好惹的主,这主似乎有斗争到底的态势,所以造成了娱乐圈的风风雨雨。

  既然说到恶搞,江湖的老前辈们是不得不提的。周星星,刘镇伟,王晶。这些名字如雷贯耳吧,他们是属于成气候的恶搞前辈。

  周星星同学的经典作品有《国产凌凌漆》,《少林足球》,《功夫》等。不知道J.邦德见了周星星的大哥大牌刮胡刀会作何感想,这是我很好奇的一个问题。让人喷鼻血的更在后头,包租婆版小龙女,穿背心裤衩的杨过,居然搞到古代去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周星星的恶搞功力。

  刘镇伟和周星星的恶搞风格又有不同,他是专整朋友,这是一高招,既是朋友,不整白不整,整了也白整。他的恶搞成名作当数《大话西游》,把《重庆森林》的台词原封不动的搬进来,这无意的一搞,却随着《大话西游》火了几乎整10年。这三人里面———就本人而言———王晶是我不欣赏的一位。其代表作有《精装追女仔2004》中恶搞《无间道》,《雀圣2》里面恶搞《大长今》以及拿小罗纳尔多开涮的片段。他的恶搞功力实在不错,但或许是修炼得太深,以至于过了火候,偏离了主题。王晶把“恶搞”发展成了“搞恶”。其影片中低俗的片段不少,或者是一些明显低估观众智商的笑话,以至于恶俗了。

  不仅香港有恶搞高手,内地也有不少的大师级人物,冯小刚算是一位,《大腕》甚至把哀乐都恶搞了一番,还有《手机》的火,也与现在馒头的热有点类似,因为被怀疑影射某著名主持人,也一度闹得不可开交。

  历数了恶搞老前辈,再回到馒头案。就个人而言,我是支持胡戈的,这样的“恶搞”让人心情放松,又不给人低俗的感觉,“搞”了,但不至于“恶”,这样的恶搞是成功的恶搞。

  现在网络上有不少“恶搞”而成名的红人,其中“芙蓉姐姐”算是一姐级别的人物。

  “我很不快乐,我的不快乐源于我的出众,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总是很焦点。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副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就注定了我前半生的悲剧”

  这样的台词,我第一次听就差点流鼻血,再看到配的出水芙蓉图,心跳加速几乎窒息。做网民多年,各种各样的人物见过不少,芙蓉姐姐是我很佩服的一个。她应该算是网络恶搞的代表之一。从她的“惹火身材”到她超人一等的自信和心理素质,无不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力。形容芙蓉姐姐,一个“经典”是远远不够的。

  芙蓉还在盛开,马上又跳出一个追着舞蹈选秀赛场跑的“菊花姐姐”,她的舞蹈比芙蓉的照片更能冲击你的视觉神经,令人叹为观止。

  之后还有网友用Photoshop修改芙蓉照片,以及男性版芙蓉的“石榴哥哥”之类层出不穷。这就属于“恶搞的恶搞”了。

  这些恶搞与周星星同学们的恶搞又不同,这些纯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及长期以来的审美疲劳而出现的“审丑”现象,这是为了出名而搞怪,属于低俗的“恶搞”了,这样的恶搞是不成功的恶搞,即使人们因此记住了事件主角,主角也因此成名,但是人们记住的只是他(她)很“恶”的搞法。这样低俗的“恶搞”的流行其实是不正常的,这样“恶搞”满足的只是一种病态的审美观。这种恶搞也注定不会流行长久。人们的新鲜感一过,它马上会归于平寂,到时“芙蓉姐姐”们自然不会有那种“被众人目光无情地揪出来”的苦恼了。

  对于一个长期以来被规则约束和缺乏幽默感的民族来说,恶搞的出现和流行———随着网络等交流手段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还是要戴着面具行走,只有在网络中出现的才是真实的自己。我们也需要恶搞,如果在网络中都不能够得到放松和发泄,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压抑?

  但是恶搞也需要掌握尺度和火候,“恶搞”的主题在“搞”,这强调的是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这种手段,让人会心一笑,放松了心情,就达到了“恶搞”的目的。如果尺度掌握得不好,“恶搞”成为“搞恶”,这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或许世界上本没有“恶搞”,搞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恶搞”。

  

  馒头是怎样炼成的

  2005年年末和2006年年初,最为轰动娱乐圈的头条新闻,是一部出自中国电影大师三年磨练而成的大片《无极》以及由它而衍生的娱乐产物———馒头!

  一个小小的网络搞笑短片带给中国娱乐界的震撼,远远超过那部投资三亿元的出自中国电影大师的魔幻大片,甚至有人说馒头短片的出现,标志着恶搞时代的全面来临。同时,它也是无厘头文化成熟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它对中国正统文化的冲击已经达到了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中国的电影界正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导导演演们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彷徨过,中国电影将何去何从?众多电影大师近年来所奉献出的精品,让我们所看到,却只是一场场力不从心的失败走秀,而更让大众所推崇的,却是从无厘头的搞笑中所透露出的人生的哲理,欢笑背后的眼泪反而能够带给人更多的沉思,对于大众来说,我喜欢的,才是好的!

  文/沈荻

  

  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由”馒头“开始

  我不是个有能力长时间生气的人,听说陈大导为一个馒头气了这么久,实在佩服佩服。其实老陈的气可以理解,挺大个腕,被这个圈套那个圈的一干人等笑掉大牙,搁谁也不忿;同样心疼蒸馒头的胡哥(戈),其实也没想搅和这么乱乎,主要招了网络的道不是。

  可既然馒头已经热到这个程度了,我还是想奉劝当事诸位想开点,因为不自觉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大家再也不满足作别人的支持者,崇拜者了。我们要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于是我们博客;有人想要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于是他做了“馒头”;有人想尽办法要娱乐他人,于是他们成了后舍男生。这一切都是以娱乐为名义,以恶搞为手段,网络为媒介的。我记得有首歌是这样唱:”我们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究竟这样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是好是坏?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我们都身在其中。所以我们只能学着去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并且试着去快乐的享受这样一个时代!

  文/苏打饼干

  不自馒头始 不到馒头止

  我是一个普通民众,对于“馒头”这样一个能够制造快乐的段子我也笑了,还笑的喷了一键盘的白开水。想起小的时候弟弟在昏暗的灯泡下学春晚里《小草》的段子,一家人笑的前仰后合,爷爷敲着炕沿说:“你个小东西,还真能扯!”胡戈就像个孩子本着娱乐的原则信马由缰,于是一部分人哈哈大笑,另一部分人深入分析,还有一部分人更火热的将其发扬光大,大家都更深程度的得到了满足。无论是不是出于炒作,陈凯歌“火”了,却也“臭”了。因为在大家的兴头上,他怒了,他玩不起,我们却立志将进行到底。

  其实这一现象一直存在我们周围,周星星、娱乐炒作、搞笑短信、PS图片等等,大部分的人为着娱乐,也有人为了出名。前者多是恶搞别人,制造笑料。后者则是看好这一途径恶搞自己,借以出名,最经典成功的就属芙蓉姐姐。恶搞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来自于大众的草根文化,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致使这一文化形态存在。它不是从馒头开始,也不会至馒头止。馒头是无厘头式恶搞的一个登峰造极之作,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列。

  文/凝泪而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