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许巍蜕变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3:02 海峡都市报

  N凉石

  小资到底喜欢什么?看看阳朔和丽江就明白:小资喜欢边缘,但又不能太边缘;喜欢非主流,但又不能太非主流;喜欢痛苦,但不能极端;喜欢柔情,但不能太直接。许巍的态度和歌唱都恰好吻合小资的喜好,他半嘶哑半压抑的喉音、半怀恋半舍弃的意象、半痛楚半遗忘的情绪,注定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小资们毫不留情地揪出来。如今,许巍彻底完
成了从愤青到小资的蜕变步骤。你不得不承认,蝴蝶总是比毛虫漂亮,尽管,毛虫的挣扎里也许有着生命更本真的疼痛。

  每个人的过去都有一首许巍的歌,十年积累,这一刻如烟火绽放。从摇滚出发,回归生活信仰,许巍重唱历年创作经典,《在路上》作品集,一个旅程的终点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在别处》和《那一年》奠定了许巍人文歌手独一无二的定位,《时光漫步》、《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把许巍的作品慢慢渗透入普罗大众的心里,每一个人冥冥中都在许巍的音乐里捕捉到了自己内心对于生活的体验和领悟,或孤寂或伤悲或沉潜或解放……许巍的创作过程历经狂躁封闭的90年代,来到开放的电子时代,从孤独沧桑走进明朗的阳光里,借由本真的音乐魅力,穿越了不同角色的喜好与贫富的界线,渐趋成为某种深度思考与品位的象征。

  2005年,轰轰烈烈的“绝版青春”演唱会为许巍10年来的音乐历程做了一个小结,那些陪伴着歌迷走过十载岁月的作品紧紧萦绕耳旁,却不足以表达歌者跨越1994到2005的历程。从狂躁的年代来到纷杂的世代,从激情的岁月走入温暖的怀抱,许巍不是一个单纯的歌者,他在以一颗感恩的心创作着脍炙人口的作品,散落在不同的唱片里,打下他专属的格调与烙印。

  于是,历年经典重唱12首作品的《在路上》许巍作品集应运而生,它既是对许巍坚贞不移创作好音乐的一个珍贵纪念,代表了许巍之前一段创作旅程的结束,但新的创作旅程又即将启航,也真实呈现了许巍现时在音乐中最自我的状态:没有压力、没有任何严肃的意念需要传达,就像旅途中的风景,有阴天、有晴朗、有许巍摆脱束缚的音乐面貌。

  12首经典重唱作品的集结出版,是许巍创作上的一次自省与再出发。他生命沿途的风景,内心与外界的交战,他的入世与出世……在时光的倒叙中,渐次如电影般回放,他从阴暗、晦涩、低沉一点点向温暖、明朗,近乎无大悲大喜般平静的过渡。对许巍而言,创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却不贪心不愿任其泛滥,很多时候,他的音乐作品更像是一本私密的日记,被有心人读到,读懂,直至投射进心里。他未泯的心,仍是那么多人独自前行却不觉落单的远方……

  音乐在路上

  第一步:愤青

  上世纪90年代初,许巍在西安的酒吧里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我们不到北京去,我们要做西安的摇滚。”当然,愤青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的蜕化性,这种偏激而高昂的姿态难以持久,就像声嘶之后容易力竭,力竭之后,就要寻找一条不那么剑走偏锋的“柔软”的道路。对于许巍而言,愤青只是一个起点。

  再一步:忧伤

  1994年秋天,身在北京的许巍怀着一种无法挥去的故乡情结,一种“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自恋与忧伤,这恰好代表了若干年后都市小资们的情怀。对于许巍,那是一种怀抱理想去经受的生活磨难,是一种渗入骨髓的回望与痛楚。从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许巍的真实生活将会被日渐解构,摇滚的许巍和自我的许巍日渐消融在小资的许巍和大众的许巍之下。

  又一步:流浪

  90年代中期,许巍在北京成了一个浪人。这时候,恰

  好是小资们兴起背包走天涯的岁月,许巍的生活轨迹无形当中已经与小资们开始接轨。与当时的西藏热、丽江热相比,许巍算不上热门,但他不断在路上的行走却契合了小资们的生活时尚。这一步虽然走得苦痛绝望,但之后,它却再度被美化,成为小资们爱屋及乌并津津乐道的对象。

  第四步:主流

  2002年,许巍再度回到北京,年底《时光漫步》的发表正式意味着许巍成为小资们的新偶像。在小资圣地阳朔西街充斥着《时光》的盗版碟,这意味着他已被正式接纳和追捧。

  许巍:《在路上》

  艺人:许巍 厂牌:EMI 推出时间:2006年2月底

  近日有媒体报道许巍目前的状态是“没有压力,没有严肃”。采访中,许巍告诉我们的也是这样。他说,这张专辑就是为了让歌迷开心而做;他说,这个乐坛的地位、排名,现在对他来说都已经无所谓,他只要稳定的生活;他说,公司的工作完全不会影响他的生活;他说,他的注意力在这个娱乐圈之外,相比整个世界,这儿不算什么。

  □许巍专访

  注意力在娱乐圈之外

  不用原来心情重唱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把自己的歌收回来唱,是出于什么考虑?

  许巍(以下简称“许”):早就想做一张翻唱专辑,本来想翻刘文正的,后来大家反对我唱别人的歌。其实我心里是无所谓,做就做了,不做也就不做了,只要大家高兴就好。

  记:再唱自己写的歌,感觉怎样?

  许:我不会用原来的心情来唱,既然重唱,就用现在的状态。这么多年的积累在这儿,需要的只是正常发挥,而不是想个什么招之类,那反而会弄巧成拙,诚实就好。

  记:对你来说,《在路上》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许:每个时期的理解不一样,前段时间见一个活佛,也在聊他们怎么看待音乐,他说音乐是真正的共仰、共性,人的精神、生活、对世界的态度,都要圆满地发菩提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启示,提醒我还有很多东西去思考,包括音乐对生活的影响、思维方式的影响。而追求这种音乐,是条永无止境的路。如果按这样的标准来说,我还差得太远。悟性特别重要,深入体会,其乐无穷,而且震撼心灵。

  娱乐圈微不足道

  记:那你离这境界还差多远?

  许:我这么多年一直在体会这事,付诸实践,一点点做,路还长呢,一个过程里边而已,知耻后勇吧。我要20多岁时就已经是这种心态,歌就会写得更好。没办法,这是年纪的事,幸好现在开始知道了。

  记:那现在回头去听你的第一、二张,你怎么评价?

  许:那时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我要出第一张时是现在这种心态,那就太可怕了。

  记:能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因为你处在乐坛的顶尖位置?

  许:我根本不关心这些,我关心的是另一个状态,因为娱乐圈太小了。对这个世界来说,它根本微不足道。我只要能好好坐在那,特别舒坦地弹琴,不用为下顿发愁,就已经不错了。再能写出好歌,这是我的本分、也是我乐趣所在。

  只想安居乐业

  记:感觉现在的变化大么?

  许:现在还是在读书,没断过,很多年都这样。生活没什么改变,比较枯燥。平时我就弹琴、唱歌、写歌、读书、一个人独处、偶尔和朋友见见面,就还是这样。有时间有精力的话,就去旅行,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也不爱到酒吧玩,也不喜欢扎堆。我喜欢不断学习,要想写好歌就得学习,光吃基础,你肯定就完蛋了。生活上越踏实越好,我就想安居乐业,把工作干好,好好生活,别让工作影响到生活,别让生活影响工作。

  记:难道一点压力都没有?

  许:千万别给自己压力,人都是在缓解压力,在压力状态下,出不来东西。真正的好作品,都是出自于非常从容的状态。只有那时,才能非常深入地去感受某件事。浮躁时出来的东西,不会是好东西。就像古人的字画,一画画半年,他们画树,就是一天都坐在那画,一笔一画,非常安静,可能一天也就画了一棵树;过段时间有感觉了,再坐下来画。那是人的心血,认真做出来的,而不是粗糙的。这个时代有太多粗糙的东西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