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2005年盛夏,余华在上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出版10年后,交出了《兄弟(上)》;时隔半年,昨天,《兄弟(下)》在上海书城举行首发式并现场签售,至此,《兄弟》上、下终于“团聚”。《兄弟(下)》首印30万册,3月25日,余华还将来杭州举行签售活动。
《兄弟》分开出版有点被动
余华对《兄弟》上、下分开出版觉得很被动,“如果当初不是为了赶上海书展,我不会这样把上部、下部分开;如果不分开出版,下部不会要那么长时间,我估计去年9月份就能出齐了,最迟11月份。从来没想到《兄弟》上部的出版会让自己的应酬从7月一直持续到10月。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写小说,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
对于《兄弟》分上、下部出版,其内容的连贯性和情节会否脱节的影响,余华表示,上部出版时,其实下部也已经写了20万字,“人物关系不可能受影响,主要精力花在让一些细节的描述更加准确”。
作品好坏留给时间去评判
《兄弟》上部出版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褒贬不一。如今下部的出版有可能又会引来更多的新争议。余华说,“自己已经有一种预感,很可能会有人拿《兄弟》下部和上部作比较。我想强调一点,这是一本书。你可以说哪几章你更喜欢。没有下部,我不会去写上部;没有上部,我也不会去写下部。我在后记里面写过,这两个迥异的时代吸引了我。”
对于各种与《兄弟》有关的评价,无论赞扬还是贬低,余华表示已经习以为常,“评价这本书,还是需要时间的。一些意见从耳朵里面经过,多多少少会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刚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有些话我认为是没有道理的。不过好在自己还算是心理状态不错的人,不会太在意那些批评的声音,对赞扬也不会飘飘然,我清楚自己的小说是怎样的。”
想过修改《兄弟(上)》
余华坦承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不是完美的,“以前我活在过去,这是我第一次对现实发言,我觉得自己该说的话都说了,但还是有很多遗憾。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我会改得更好。”
之前出的《兄弟》上部,余华就曾有过重新修改令其更加丰富的想法,但当真正下部交稿后,他发现这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他说,“心态与感觉已经不是当时的那种情景,所以改出来的故事也会面目全非。”
《兄弟》的整体风格,一改他以往的诗性语言,特别口语化,小说主人公也从传统中国宿命、隐忍的味道,转变为个性异常张扬,这也是他的一次新尝试。“口语化的好处在于,我可以放松地说话,需要我讲粗话的时候,我就可以说粗话,需要优美的语言时,我可以马上转化过来,变得很优美。小说里主人公的表现,是时代给了他们机会,荒诞是以现实为依据的,这种表现手法,会让故事更接近真实,最终回到现实而不是远离现实。”
■相关
签售《印记》 张秋芳只身抵沪
上海《青年报》 昨天的上海书城内,除了作家余华外,傅彪之妻张秋芳的到来,也掀起了不小的轰动。张秋芳是携与丈夫合著的《印记》一书,赶来与上海读者见面的。2004年,张秋芳曾陪手术不久的傅彪来沪参加一部电视剧的开播仪式,时隔1年多再来,她已是只身一人。
有读者说,看到《印记》就像又见到了傅彪,张秋芳早已泪眼模糊,“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上海是傅彪和我非常喜欢的一座城市,因为这里有那么多亲戚,那么多朋友!”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张秋芳面前,手上拿着傅彪生前的签名,“我太喜欢他了,他怎么会走这么早呢?”几个中学生在人群中向张秋芳招手,嘴里喊着“阿姨阿姨”,为的是与张秋芳握一下手。
在张秋芳眼里,这么多读者都是为傅彪而来,她对记者说:“傅彪得到了大家这么多关心,他一定也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感谢大家,他看到此情此景也一定会高兴的。”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特派记者 寇红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