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敏
因为电影《断背山》名气太大,“断背山”几乎成了“同性恋”的同义词。据称在一些酒吧,“兄弟,断背波?”成为流行搭讪语。当然,不妨把它仅仅理解为民间语文对经典的一次“恶搞”。
然而,“断背山”使娱乐圈的不少人人人自危,却真是李安所始料不及的。因为电影《断背山》的风行,很多网络、报纸大做明星同性恋新闻,掘地三尺,也要挖出有同性恋嫌疑的明星。媒体在进行同性恋明星报道时,同样表现出娱乐新闻的“英雄本色”,道听途说,不加求证。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些明星不讳言自己的性取向,但更多人还是避之若浼,深怕影响自己的公众形象。比如昨日,就有一则很搞笑的新闻,照片上的何润东露着一身健硕的肌肉,文中说:搬出绯闻女友作证,何润东力证自己不是“断背”。
同性恋的表象之一是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作为个体的性取向,同性恋应该得到合理的保护,更不消说还有毕其生于性事的李银河等性学大师嚷嚷着要让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但无论如何,我始终固执地认同,“什么应视为美的、自然的?那就是从根本上努力揭示男人和女人的截然不同,尽量鲜明地揭示男人不同于女人、女人不同于男人的生理特点,断然从男人体貌中去除女性,从女人体貌中去除男性。简而言之,完全的美就在于揭示男人和女人的性征”。
这话是我从德国人爱德华·傅克斯的《欧洲风化史》一书上抄来的。他认为在一个创造性的时代渗透着、饱含着色欲和肉欲,而文艺复兴正是这样一个创造性的时代,所以那时的审美风尚就是最大限度地凸显男女的性征。今天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创造性的时代,却不能说是一个“饱含肉欲和色欲的时代”,然而这并不妨碍大多数人对两性的基本审美判断。一阴一阳谓之道,所谓“花样美男”、“中性之美”,不过是时尚刊物精心编织的概念罢了。
最近,“李宇春追求台湾美女侯湘婷”被当成热点娱闻广为报道,天娱公司怒不可遏。虽然我绝非“玉米”,也相信这一所谓新闻大抵是子虚乌有的胡编,但这样的传闻发生在李宇春身上,却还真有可供玩味处,因为李宇春正是以“中性之美”为最大特色。以“中性之美”名震华夏,是人为的操作,还是时代的病态,不知道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能否找到答案。
(栩/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