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这痛中的春望是值得的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0:27 南方都市报

  唐诗漫谈柏桦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至德二载七五七年三月,杜甫正陷在安史叛军所占据的长安城。然而阳春三月,故都春光依然,只是世事全非。诗人不禁感时伤怀,在长安城中作了一首《春望》。

  起首一句,一破一在,尤其触目,意思相左,发人深思。此句为后人广为传诵,甚至传到了海外。几年前,笔者偶读到一则美国当代山水诗人(曾是垮掉派运动的一名健将)加里·斯奈德的采访记。他一开始就大谈人类的环境问题,并引用杜甫“国破山河在”这句诗。其用意是提醒人民爱惜生存环境。“国破”,他在此指城市污染;“山河在”,他意指还未被污染的自然景色。杜甫写的这句诗,能在一千多年后,被一位异国诗人引用,杜甫这位平生不甚得意的诗人闻之,也该含笑九泉了。

  第二句也同样出人意表,“城春”,当欣欣向荣,而“草木深”却荒凉残废。此一对比与前句中的对比,分外鲜明夺人,难怪明有胡震亨说这二句:“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

  三、四句,比拟人手法,说感时伤别。杜甫用自己内在的情感之力,迫使花、鸟为之动情,为之同忧。读来意象丰满,极有诗味。

  写完“春望”之景,再以景抒情(其实前面四句景语也皆情语),自然带出春望的另一主题。在这阳春三月,战事紧张,烽火不息,与家人音讯隔绝(当时杜甫正坐困长安),诗人是多么盼望能收到一封家信呀。“家书抵万金”如今早已成为人人会吟的名句,勿须多说。

  最后,杜甫在怕急无奈中,频搔白发,因而愈见短少,简直不能以簪插发了。当时杜甫四十六岁,是否头白发稀,笔者不得知。或许应作诗人夸张之语解。这最后的悲哀是诗人对年华流逝,转眼就老去了的悲哀。这悲哀的动作写得十分传神,仿佛让我辈又一次亲眼目睹了中年的杜甫在故都的深春自叹苦厄憔悴之情状。

  这痛中的春望是值得的。正因为有了这番春望,一首诗才得以流传至今。为此,我们还得感谢老杜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个春天的疼痛。以疼痛换好诗,这是诗人的天职,老杜自不能幸免,我想他是懂得这个英勇行为的回报的。

  ◎柏桦,诗人,现居成都。

  【未经许可,本版文字不得转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