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搞笑、无厘头读物又在孩子们中间大行其道,成了竞相传阅的“畅销书”:《Q版童话》、《笑死你不偿命》……在这些书里,经典的故事被“颠覆”得面目全非。
面对孩子们的津津乐道,家长和教师们则表示忧虑。
颠覆名著来搞笑
这些读物大都借“名著”的外壳,让古人行现代人之事、说流行语言,在对人物、故事、语言进行“颠覆”的同时,产生搞笑效应。比如,在“另类”《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所谓的仙丹竟然是“伟哥”;而玉皇大帝则最爱用望远镜看人裸奔。自诩为“荣获‘诺贝尔无厘头文学大赛金奖’”的《Q版童话》,则将许多传统的经典童话改编得面目全非,如七只小羊在狼肚子里一边享受空调一边打麻将;白雪公主的王子因为白马在年检,骑着一头白猪来迎娶她。而在《Q版潘金莲》中,潘金莲和西门庆自幼青梅竹马,武大郎成了暴发户;《Q版三国》里,杨修被派去参加“幸运52”;称孟获可以去中国足球队当教练,不过失败七次后就要下课了。
不良后果令人忧
对此现象,家长们表示出一种担心。在他们看来,孩子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思想观常会受到读物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无厘头读物充满了消极、或与传统价值观背道而驰的理念,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位姓萧的女士举了《拇指姑娘》的例子。在《Q版童话》中,拇指姑娘在网上聊天室认识了一位帅哥,聊来聊去聊出了感情。可网络突然出了故障,急得拇指姑娘整天魂不守舍。妈妈叹道:“现在的小孩子太早熟了!前几年,听说12岁的小姑娘把择偶标准定为‘富贵如比哥,强壮如伟哥’。可现在,这闺女几个月就嚷着要结婚了,没准儿以后的孩子落地就能在肚子里再带一个小的出来。你说是谁造的孽啊!”萧女士说,这都宣扬的是什么观念啊!
教育界人士提出,“另类名著”泛滥,会使青少年对真正的名著产生排斥心理,对崇高、美好、真实等价值产生怀疑,因为先入为主的阅读心理以及错误认知,会使孩子在面对真正的名著时觉得虚假,进而自觉地进行排斥。一些语文老师反映,现在课堂上分析课文时,已经有学生用“无厘头”的逻辑来解读和阐述,令老师们啼笑皆非。
关键还在于引导
有关人士指出,轻松快乐的阅读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不能否认,无厘头、搞笑读物确实给孩子们带来了笑声,是他们在学习压力下放松的一个途径,因而不能一味禁止,也不可能让他们彻底远离,关键在于如何去引导孩子们鉴别、有选择地接受。对出版工作者来说,是否能花功夫,多出一点既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又积极向上的读物呢?
本报记者 姜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