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越剧清韵传唱百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01:14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潘妤责任编辑 徐佳和

  她从乡间走来,从田间地头的山歌民谣,一路唱作繁华都市的悠悠清韵;从稻桶搭台的落地唱书,到现代剧场的综合艺术;从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小戏,终于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剧种。一百年,在上海现代文化的熏染下,越剧艺术实现了一次波澜壮阔的转身。

  今天,在海纳百川的上海,越剧始终没有停息改革的步伐,站在越剧百年华诞的时间截点回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越剧的起源,更不能忽略上海对于越剧的历史贡献。从1917年小歌班艺人初次进入上海演出至今,已是第90个年头。上海目睹了越剧的几次重要变迁:在上海正式定名、从农村民间艺术到城市现代剧场艺术的转型;越剧界公认的13个流派均创始于上海;《梁祝》、《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国家级经典剧目及其6部越剧电影均是上海制造,并从上海走向全国乃至海外。

  起源:嵊州

  从落地唱书到的笃班

  清咸丰年间,嵊州有一部分农民,开始用田头说唱、山歌小调等民间说唱艺术“沿门唱书”。到同治年间,“沿门唱书”逐渐从站在人家门口演唱变为在厅堂、茶楼内演唱,称“落地唱书”,成为当时嵊州农民谋生的重要辅助手段。

  1906年3月27日,6个带着毡帽的“落地唱书”曲艺艺人首次化装登台,在嵊州甘霖镇东王村演出了大戏《双金花》和小戏《十件头》等剧目。这种在几只稻桶合并铺上木板的简易台上的演唱艺术,把单纯的落地唱书变成了有角色的戏剧表演,迅速轰动剡南剡北。不到一年时间,境内几乎所有艺人都合班上台表演,正式组成戏班。一个新的剧种就这样在嵊州诞生了。

  当时,对这样的戏班有好几种喊法,一称“小歌班”,另称“的笃班”(以“的的笃笃”的打击乐声而定名),以后也有人称“剡剧”或“嵊剧”。

   从文戏男班到文戏女班

  的笃班诞生后,不断吸取姚滩、绍兴大班等剧种的营养,使自己在舞台表演、唱腔和剧目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演出范围从农村进军城市,从绍兴、杭州、宁波到上海演出。1917年,“小歌班”首次进入上海,演于十六铺新舞台原址新化园。1921年,《申报》第一次把小歌班称为“绍兴文戏”。1925年,“越剧”的名称首次出现在《申报》的广告上。

  起初,绍兴文戏戏班几乎全是男演员。在当时的上海“大世界”中,与之同时演出的有许多女班,女子登台,备受观众欢迎,也影响和冲击了绍兴文戏男班。1923年7月,一个叫王金水的生意人在上海看了女子京剧“髦儿戏”后受到启发,回到家乡嵊州办起了第一个女子越剧班。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都是这个班里的角儿。1929年,剡溪两岸的女子科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1935年统计,全境40万人口有2万多参加女班演出,女班总数达200多个。王金水这位精明的生意人,在不经意间造就了女子越剧最初的摇篮。

  发祥:上海

  “改良文戏”时期

  抗战期间,大批绍兴、宁波一带的人士到上海避乱和谋生,就在此时,一群艺人从浙东水乡来到上海闯荡江湖。越剧女班的艺人们,就这样坐着乌篷船,开始了越剧走进上海的历史之路。

  1938年,女班在上海落脚后,名伶姚水娟吸收了不少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开始实行编剧制,称“改良文戏”,一时轰动上海。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而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青年演员,也都已崭露头角。“越剧”这一名称,更是进一步被观众、舆论界和演员所接受。

   “新越剧”时期

  1942年,在以袁雪芬为代表的一批演员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全面的越剧改革,他们吸收了新的文艺工作者,编演新剧目、废除幕表制、建立编导制,对越剧进行全面改革,被称为“新越剧”。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1946年5月,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被搬上舞台,成为越剧史上的经典《祥林嫂》。

  由于“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和1945年,袁雪芬和范瑞娟在琴师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了《尺调》和《弦下调》,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在表演上,越剧一方面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另一方面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正是40年代的越剧改革,使之建立起了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其公认的流派也在此期间确立。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了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

   全面繁荣时期

  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浙江的越剧团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它不但拓展了越剧艺术的生态空间,而且造就了一批富有艺术造诣的男演员。

  上世纪50年代初起,《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相继成为舞台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更被搬上银幕。越剧艺术由此走上了全面繁荣发展的时期。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上世纪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并走向世界,为国际文化界所瞩目,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期间,新剧目和新流派大量涌现,数以百计的剧目上了银幕和屏幕;越剧新秀人才辈出,活跃在舞台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