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论:博客口水仗与新启蒙精神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4:43 国际在线

  作者:艾明江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近,一场持续不断的博客口水仗也许正是对狄更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这场规模浩大的博客口水仗起源于最初韩寒和白烨的文学之争,以后又发展为韩寒
和陆川父子、高晓松之间莫名其妙的互相叫骂。由此,一场涉及文学及其它的博客口水仗成为了时下最吸引网民眼球的名人博客秀。笔者看来,这场连续的博客口水仗再次凸现了当下博客面临严峻的无序化状态。几年前,有人就乐观的断言,博客的兴起将代表中国另一种民主形式的成长,在短短的几年,博客的确为争取普通民众话语权的表达提供了充分的舆论空间,但随着博客越来越来从单纯的私人日志形式转变成另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体物,博客的私人写作就成了一件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行为。这几年,名人博客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更是体现了名人博客开始承担了公共媒介物的使命。但法律体制及其道德建设显然无法还跟上博客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宽容和民主精神的匮乏,更经常性地导致博客言论呈现粗俗不堪的群魔乱舞场面。

  博客为普罗大众获得了话语权,更为名人获得了极大的暴光率和满足快感,而自由的写作模式也让名人自以为是地拥有了自由粗俗的权利,于是,名人博客中才有了个别名人可以抛弃法律和道德不顾,来坚持自己所谓的那一套言论权利,才能肆无忌惮的在网民面前颠覆被传统媒体所宣传的良好公众形象。由此,在博客上,我们看到了韩寒对文学的轻薄和无礼,高晓松对

歌词写作的庸俗与低贱,以及陆川导演那番带有北方气势汹汹的叫骂语气,要知道,以前在传统媒体上,我们是不看到这些真实而精彩的场面,然而现在,这一切都被名人博客给自我阉割了,如果说阉割自己,那还属于可以理解的范围,但是却把手术刀随便就对向别人甚至公众,名人的这种行径无异是一种自杀性的。因为一个不懂的自己言行就必须对相应的后果承担责任的名人,必将为之付出滥用自由权利的代价。

  从这场口水仗中还能折射出,我们传统的文化思维里一直都缺乏宽容的精神,不懂在彼此的对立中寻求和平似的存异妥协,为了坚持所谓自己手中的话语真理,就往往竭尽挖苦之能事,不非把对方打倒不可,中国人的这种品性就是喜欢把民主和自由看成属于自己私人化的专利品,而互相不给彼此平等的机会,在这样的言论环境中,我们又何谈来理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我们所想到的唯一就是来一场痛痛快快的话语厮杀,即使彼此撞的头破血流,也毫不退缩。对于民主权利,伏尔泰说过,“尽管我不同意你说话的内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于这句话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但熟悉的背后恰恰透露出我们民主训练的薄弱,对手的一点不恭甚至非议就会招致自己毫不客气的驳斥甚至人身攻击,这样貌似合理化的言语暴力正凸现了近一百年来中国人在通往民主之路的失败与艰辛。一场本来仅限于文学的论战,非但没有朝着理性缓和的道路迈进,相反,却正变成一场滑稽无聊而甚是激烈的口水仗,这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但我还一直在想,为什么国人就不能学会理性探讨问题的改良似做法,把言语冲突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坐下来互相坦诚相见。但就是非要革命似的互相谩骂,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如果这种漫骂仅仅针对问题本身而言,尚且能够接受,但是漫骂的结果却是共同指向彼此的人身甚至人格。

  有人说这是80年和上一代人甚至上几代人的代沟,也是名人新生力量与传统势力的对抗,尤其是青年人狂放不羁和老一辈的趾高气扬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这一碰撞没有理性温和的精神气质来加以调和,自然只能以无端的漫骂来代替,对此我不完全苟同,其实这场论战并非一场简单的代沟差异所能概括,也许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语言风格都能自然地引发这场激烈的口水仗,但究其实质来看,我们缺乏的正是求同存异的宽容心态,国人心中不讲逻辑的言语暴力倾向非常严重,不同的观点论争就能动辄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话语暴力。所以长久一来,在文坛论战中,我们看不到文坛里真诚坦率的评论,更多的只是一种文人痞子之间的话语专制,只是充满刀光剑影的互相谴薄和讨伐。

  早在几十年前,针对陈独秀等人极端化的文人言语暴力,胡适就曾卓有远见地说过“宽容比民主更重要”,而现在看来,中国人的启蒙还没有结束,我们整天吵着像西方的民主靠齐,却依然改不掉旧文化中痞子似的话语专制。重温前辈们所追求的启蒙精神,恐怕不仅是我们的年轻人一代需要这样的教育,上一代人也还需要补上这重要的一课。

  来源:东方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