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一袭袈裟和读书人的“羽毛”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0:18 南方都市报

  民国故事

  傅国涌专栏

  “九一八”事变后,刘文典在北平辅仁大学读书的长子刘长章,因为参加抗日请愿活动,卧轨时受了伤寒,一病不起,撒手而去。国难家仇,他的悲痛可想而知。1937年,北
平沦陷,他未能及时离开,日军知道他留学日本多年,深通日语,多次利诱,劝他出来维持教育,一时说客盈门。但他坚持“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做苏武不做李陵,他认定国家民族是大义,“气节不可污”。

  劝说无效,日本人派出宪兵两次抄他的家,翻箱倒柜,把于右任、胡适、陈独秀、邵力子等友人的信函都抄走了。他和夫人张秋华夫妇安坐在椅子上毫无畏色,沉默以对,翻译官责问他是留日学生,为什么对太君的问话一言不答,他白了一眼说:“我以发夷声为耻!”当时,他“身穿袈裟,昂首抽烟,怒目而视,以示抗议”。

  在北平困守半年,他的内心很痛苦,他弟弟刘管廷下水,在冀东捞到一个肥缺,他就愤怒地拒绝与这个弟弟共餐,并将其逐出家门。1937年底,在英国大使馆朋友的帮助下,他化装离开,取道天津从海路到香港、越南,辗转几个月,一路颠簸,一路上他心中反复默念着文天祥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938年5月25日,当他终于抵达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所在地时,他为自己脱离虎口,再次看到本国的国旗、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而庆幸,甚至禁不住泪流满面。他在写给梅贻琦的信中说:“典往岁浮海南奔,实抱有牺牲性命之决心,辛苦危险,皆非所计。”

  在“乡关烽火音书断”的日子里,“独立苍茫看余晖”的他,写诗寄赠远方的夫人,“岂有文章千载事,更无消息几时归?”几个月后,他夫人带着次子刘平章来到云南,不幸所带的许多珍贵书籍、资料在路过香港时,被日寇掳走。他在课堂上沉痛地对学生说,我的私人书籍都已丢失,资料没有了,我就把脑子里的东西给你们吧!他多次露天演讲“国势的阽危”,讲日寇“险恶的用心”,讲中国文化的重要,他还要学生们潜心研究日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