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三原学派”震明清(上篇)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06:17 三秦都市报

  有明一代,关学集大成者为冯从吾,在冯之前,“三原学派”功劳最高,其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为三原人王恕、王承裕、马理和高陵人吕泾野等,这一学派的主要特点是“重气节、厚风土”,具有正直而淳朴的气质,而他们所建立和求学的三原宏道书院更是对明、清陕甘学子影响深远,从本期起我们将对此作一详细介绍。

  王恕父子创新派

  王恕(1416-1508),字宗贯,三原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中进士,历官19任,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政绩卓著,德泽乡闾。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王恕身居要职,“凡遇事之可行者,不计成败而行之;可言者,不顾利害而言之”。他以安民为心,不为权势所夺。朝廷议事,他“侃侃论列无少避”,曾21次应诏陈言,39次上疏谏议。每当朝廷行事不当,众官皆曰“王公胡不言也?”而未几,则“公疏且至矣”。故时人有歌谣:“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意为北京、南京两京的官员中,只有王恕敢于直言。

  王恕对官府权势实行监督、弹劾,促进官、民之间的理解。成化初年,河南南阳、湖北襄阳、荆州一带灾民起义。皇帝委派王恕与白圭率军弹压。起义失败后,有人主张将境内一切可能参与起义的山居流民斩尽杀绝,不留后患。而王恕坚持不许滥杀无辜;同时报请皇帝,对灾民区别情况分地分牛,赈济衣食,使之安居乐业。江淮一带社会秩序很快稳定。

  王恕多次奏请皇帝体恤民情,提出除祭祀和军需外,“其余一应不急之务,无益之事,可减省者减省之,可停止者停止之,使财不妄费,民困少舒”。宪宗在京城内外大兴土木,修建庙寺,王恕坚决上奏阻止,宪宗不得不有所收敛。

  成化年间,顺德知府黎永明、浙江布政使刘福因触犯权贵而入狱。同年,皇帝颁有特赦诏,诏中有“罪无大小,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但黎、刘等人当赦未赦。王恕认为这是失信于民,上疏说:“理之当生杀予夺,而生杀予夺之可也;不当生杀予夺,而生杀予夺未可也。若赏一人而千万人欢,则赏之;若罚一人而千万人惧,则罚之,此公天下之赏罚。”他反对“淫赏、滥罚”,推出了有名的“赏罚论”,遂使黎、刘错案得以纠正。

  王恕巡查云南时,访知镇守太监钱能部下郭景等人索取安南王金珠宝石及强夺妇女,致土司不满而背叛的事实,即派人逮捕郭景,并弹劾钱能。钱能等人十分恐惧,最后疏通陪皇帝的太监,改调王恕重回南京任职,钱能也调离云南,此事方才寝罢。自此,太监对王恕恨之入骨,但也畏之要命。

  朱元璋曾在朝堂上铁碑定案:“内臣不得干预朝政”,以防止太监专权。但他死后,朱棣靠太监策应夺权,对太监委以重任。此后太监擅掌军政大权,“动以朝廷名义,需索银两无有纪级”,民不堪命。王恕著文弹劾,反对太监专权,反对太监收罗奇花异卉、珍宝珠玩取悦皇帝。他疾呼:“物或可缺,而民则不可缺。”他的弹劾,遏制了一部分太监的专横行为。

  王恕执掌吏部选官权力后,坚持“以资格待寻常之士,不以资格待非常之才”的原则。他所引荐的贤才,多成一时名臣。对皇室成员的擢用,王恕也同用这一原则。他在奏议中引用《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的观点,告诫皇帝。另一方面,他力主淘汰侥幸升迁的无功人员,尤其是掌握重要政务的堂上官和封疆的地方官,强调“千百户镇抚,非有军功,不得滥升”。

  王恕刚正耿直,秉公不渝;犯颜直谏,冲撞朝臣,晚年主事弥艰。弘治六年,上疏求退。返里后,于立德、立功之余著书立言,同其子王承裕创办宏道书院,成为“三原学派”的创始人。

  王恕的著述有《历代名臣谏议录》124卷,《王端毅公奏议》12卷及《石渠意见》等。他还汇集资料,聘常州名士朱昱编纂成《三原县志》。

  王恕之子,王承裕,字天宇,7岁能诗,弱冠著《太极动静图说》。弘治时举进士,伴其父回三原。此时,一些儒生向他求教,便借僧舍为讲学之所,题名“宏道书屋”。弘治八年(1495)王承裕赴京做官数月因病归里,向他求教者益众。王遂与众商议募捐,在北城普照寺旧址建起宏道书院,后来发展成为陕甘两省学子深造的著名书院。丙寅年(1506),武宗即位,任王承裕为吏科都给事中,公正廉明,选用无不当。后因不满刘瑾擅权,以言事忤刘,嘉靖年间改任南京户部尚书。

  三原马理传遗风

  在王恕父子的弟子中,马理“执礼如横渠”,颇有张子遗风,其学“以主敬穷理为主”,时人称他能“得关、洛真传,为当今硕儒”。

  马理,字伯循,号溪田,三原人,生于明成化十年(1474),嘉靖三十四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关中特大地震,与夫人罹难。天启间追谥忠宪。马理于弘治戊午年(1498)中举人,正德甲戌年(1514)中进士,均名列前茅。授吏部稽勋员主事,后又任稽勋员外郎、稽考功郎中当禄卿等职。自幼好学,14岁时对五经就有独到见解。弘治年间,就学于三原宏道书院,受教于同里王恕和王承裕,又与当时著名学者高陵吕泾野、三原秦伟、安阳崔铣等为同窗挚友,研究学问十分刻苦,“学接横渠,功著久经”,时学者都将他与宋代著名哲学家、关中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载相提并论。关中督学杨一清曾赞叹说:“康生(武功康海)文辞,马生、吕生(高陵吕)的经学皆天下士也。”入国学后,其名声更远扬海外。安南(越南)贡使问部郎黄清:“远闻马道学名,所愿一见,今何不在仕列?”黄清回答说:“马公志高不俗为官。”使者赞叹不已;又有朝鲜国王奏乞颁赐马理的文章,遣使者抄录了他所著的《送康太史奉母还关中序》,让本国人作为范文传诵。

  马理学行笃纯,秉性刚直,爱国爱民,仗义执言。正德戊寅年(1518),因跪伏宫门外极力谏止武宗皇帝南巡游山玩水,而被廷杖。嘉靖三年任稽勋员外郎时,适值议大礼,他为了阻止嘉靖皇帝推崇私亲,率百官跪伏于皇宫门前激烈谏诤。皇帝大怒,以他为首的134人全被廷权,又诏系狱。后调文选司主事时,本部尚书万镗与马意见不合,马说:“居官不能尽道,不如回家。”万说:“相逢不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马第二天即上本辞官回家。万镗深感惭愧,因而对马十分敬佩,常常寄书问候。马对受屈蒙罪的贤臣,敢于上本竭力为其申辩;对逢迎皇帝的奸佞之臣亦敢于上本弹劾。嘉靖五年,大计外吏(考察地方官),大学士贾泳、吏部廖纪以私人恩怨欲免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凤鸣和陕西副使唐龙的职务,马极力反对说:“三人督学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使两人公报私怨的意图未能得逞,于是朝野更加佩服。称赞他:“爱道甚于爱官。”

  马理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自举进士至谢政,无日不从事学问。常说:“身可绌,道不要绌。”曾讲学于三原嵯峨精舍,年70时归隐,又授徒于商山书院,堂上座无虚席。不仅教学生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以居敬穷理为宗旨,而且强调学以致用,常用为官清廉的事例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一个有益于国于民的人。到晚年愈加谦虚谨慎,且有自知之明,能极力举贤荐能。他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上奏皇帝的《谢恩疏》中写道:“臣自揣:臣应事精详、廉正公平,不如浙江周文兴;明敏有为、文武俱优,不如朝邑韩邦奇;静正无私、屹然若砥柱,不如怀庆何塘;遇事安和、中行无咎,不如榆次周铁。此济时之才足以却胡安夏者,尚济济在野,未易悉数,伏望皇上察臣衰老,放归田野,取臣所言及未言之才,令该部斟酌任用之。”其光明磊落、忠诚恳切之情昭然纸上。在商山书院讲学期间,山巾野服,鹤发童颜,飘然望之若神仙,常诵读:“荣不足以骄,利不足以歆,害不足以怵,常不足以肆,变不足以惊,方见学力。”以自勉之。

  马理著有《四书注疏》《周易赞义》《尚书疏义》《诗经删义》《周礼注解》《春秋修义》《陕西通志》与诗文集,但多散佚。现存的有李锡龄校刊的《溪田文集》12卷及补遗、续补遗等若干篇和《陕西通志》。

  一代宗师吕泾野

  马理的同窗好友吕泾野,是吕的号。吕(1419-1542),字仲木,西安府高陵(今陕西高陵)人,明代中期的著名学者。冯从吾《关学编》称他是自张载以后“关学”的集大成者。“关中之学益大显明于天下。若夫集诸儒之大成而直接横渠之传,则宗伯(吕泾野)尤为独步者也。”

  吕幼年笃志好学,虽寒冬酷暑,端坐诵读于矮屋之中,不曾远离书舍。十四岁应童试补廪生,后应乡试因故不第,入太学。正德三年(1508年)殿试第一,中

状元,授翰林修撰。在翰林院充任经筵讲官、考官、史官期间,讲授义理,尽心竭力;考核官吏,不徇私情;主持修史,秉笔者书。就才识、人品而论,吕称得上明代状元不愧科名的佼佼者。

  吕生活于明代的多事之秋。当他步入仕途之后,权阉刘瑾以同乡的名义招致,他坚辞不就。朝中一些趋炎附势之辈,为保住高官厚禄,对刘瑾极尽讨好巴结之能事;而吕却不入其门,并且累拒贺礼,由此遭到刘瑾一伙的嫉恨。当时蒙古遗族侵扰作乱,边境不宁,吕上书武宗皇帝入宫亲政,消除祸本。刘瑾以为大逆不道,派锦衣卫进行盯梢,欲置吕于死地。吕察觉阴谋,愤然引疾辞归。不久刘瑾案发被处死。受株连者甚众,特别是陕西籍的官绅,遭牵连者尤多。由此,时人深深佩服吕见识高远,以为有先见之明。

  鉴于吕具有卓识伟节,王廷相等朝廷名臣纷纷上书,建议皇帝“召擢大用,以答人心”,于是获准起用,仍供旧职。吕复职后,不顾个人安危,继续上书劝皇帝勤学,并列举历代一些君王修业、纳谏和执政当中的经验教训,进行规劝,他的意见得到了武宗的赞赏和采纳。正德九年(1514年)乾清宫遭火灾,吕借机向朝廷“陈言六事”,“皆武宗之荒政”。在六条阑言中,以要求武宗“逐日临朝亲政”、“遣去义子番僧”、“撤回天下镇守中官”等条,“最为常人所不敢言奏”此奏章呈上以后,虽被朝廷压了下来,但“闻者惮之”,在朝廷官员中引起了很大震动。在做官无机会施展其才的情况下,吕以“仕非其时”为由,愤然告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