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写意人间四月天--“葡萄王”胡西铭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05:54 三秦都市报

  先识瘦硬胡文龙,后见平和胡西铭,二人是亲弟兄,一疾一静,情深而意浓。说是兄弟,其岁都已七十上下。胡文龙主业是编剧,肩扛大笔一枝,情动黄河两岸,是见证了秦晋梨园50年风雨的人。退休后又成为我省较早的书画评论家,笔下涌现出了书法家李成海、罗坤学、史全会,擅长人物画的胡明军,擅长画猫画鹰画马的韩少立,擅长画竹子的杨顺来,擅长画鸭子等题材的张天德,师法自然浑然天成的郑夏,搜尽秦巴景挥笔写真情的梦石,痴心山君写雄风的汪海江,翰墨骄子得风流的孙光,笔墨淋漓寄深情的墨隆,师法前贤创新意的
石心剑,画笔落处闻驴声的江城,情系方寸地临池写人生的李中,艺术园地里的骆驼陈默,艺术天地任驰骋的顾长平,诗意浓郁的陈忠明,勤奋创奇功的犁夫,既画又摄的古今海,勤学心得妙画好品亦高的惠文祥———这些朋友们对艺术的探求反过来也深深影响了胡文龙,这几年,他的书法也是声名鹊起誉日隆。

  而胡西铭则专攻绘事,埋头纸香墨海也有50多个春秋,在名家如林的长安画坛上可谓独树一帜。二胡术业有专攻,且均成效斐然,真是应了那句“上阵亲兄弟”的老话了。

  花开两朵,专表画家。胡西铭,晋南临猗人也,其父早年离乡赴陕经商。他于1939年隆冬降生在冰天雪地之中,靠面汤存活性命。其时兵荒马乱,5岁时家中揭不开锅,母亲携儿带女寻夫到了渭北。那薄雾中的田野,暮色中的羊群,炊烟下的农家小院,遂成了胡西铭童年的乐土,赐予他梦幻,转述为绘画。后来全家定居西安,使他有机诚列康师尧之桃李门墙,并先后幸得石鲁、何海霞等大师指点,画技遂有大进。从此他认准目标刻苦研读不懈,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还是求学工作进城下乡,均心无旁骛,独向圣地。他像一只采百花的蜜蜂,寻觅和摄取生活中的美,记成千张速写,积成数万素材,反复揣摩,仔细领悟,从中酿造和提炼着艺术的蜂蜜。

  他这样的痴迷和追求着艺术,艺术感动的回馈令他收获颇丰。他工花鸟、山水、人物并兼书法。同一类型的题材他常画常新,同一类型的花,千姿百态从不重复。在他的笔下,牡丹娇艳,兰草幽雅,梅花冷艳,秋菊可傲霜,翠竹自挺拔。黄土荡魂,终南孕秀,苍鹰俯冲激浪,水仙凌空向荣。声闻于天《鹤鸣图》,《太白深处有人家》———雄浑与淡雅相融的一切无不充满生命力,正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国学大师霍松林观其《春花秋硕》图,感受真切,诗情涌动:“客来每怪香满堂,复惊奇观现粉墙,牡丹迎风泛紫艳,葡萄带露凝清光。一枝寒梅初绽蕊,瞻瓶斜插傲严霜。初疑造物作实验,香花雅果共温凉。细看非真亦非幻,西铭画笔破天荒。装池惠我悬座右,葡萄常鲜花常芳。此心常灵眼常亮,赏花观景寿而康。深情厚爱实堪谢,谢汝花王葡萄王。”

  霍先生此处所说的“葡萄王”,也是陕西书画界对胡西铭公认的赞誉。他的葡萄确实画的好,是因为他“胸中自有葡萄园”,于是才能“腕底青紫呈琳琅”,在绘画过程中,他既超脱于自然,又注入自己情感,寥寥几笔,就能把葡萄、藤蔓勾勒的活灵活现。不管是绿葡萄、墨葡萄,还是彩色葡萄,俱是溜圆晶莹,翠珠玉滴,浓淡分明,玲珑可爱。仔细欣赏,总会让人联想起唐彦谦的诗:“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其中的真气淋漓,妙得天趣,令人垂涎迷醉。

  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所言:“在众多的西安画家里,胡西铭先生是有自己特色的。他师承了传统,又独创新意,既有西画的东西,而更是国画。这些方法不仅在技法上化合,重要的是在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和贯通。世人尤喜他画的葡萄,几乎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不过对于求画者,胡西铭虽应接不暇,仍然千方百计让其满意,他笑曰:“艺术来自生活,来自人民,自应归于人民!”他给自己起斋号为“寒香阁”,所选取的正是明末关学大儒李柏的诗意:“骨常三分傲,心寒一点香,年年冰雪里,沧沧味奇芳”,尽管人生艺旅总是寒多于暖,但在他看来却是虽苦尤甜,因而至今他仍在不断的探索,向这世间,奉献着自己的美和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