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天下
安替专栏
去年我在寻找中文博客(包括大陆和台湾)以提名世界博客大赛入围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基本教授不博客。大陆的情有可原,因为很多大陆教授连发E-mail都不会
呢,你希望他们能写博客,也是一种痴心妄想。不过台湾也是这样,虽然电子媒体在教育系统应用已经很发达了,但我到最后也就只找到一个政治学助教开博客。
但今年就不同了。新浪名人博客的一个正面价值就是让好些教授博导开博客。你不能说效果有多好,因为毕竟有那两个两千万博客在那里放着,什么博客都显得没地位。但是至少开始有教授正面博客这种新媒体在学术影响上的价值了。因为根据布迪厄,这个文化和学术,也是一个争夺影响力的“市场”。这样看来,显然有新营销工具利大于弊。
不单中国,美国的教授们也开始博客了。根据一项详细的统计,目前全美国一共有182个法律教授博客,这个数字比5个月前提高了40%。而在某所澳大利亚法律学院,最新的规定是每位学者必须在一年之内开始有规律写博客,否则就很可能失去教席。
激进吗?但可以理解。这些教授们很在乎自己文章被发表的。他们都会定期给学术期刊投稿,也常常在媒体露脸,选择博客,其实是一种对博客的态度:你到底认为它是抒发个人感情的日志,还是一个新传播工具?如果是后者,开博客本是自然的延伸,不开才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苏格拉底活到现在,他肯定会开一个网站,叫“学园.com”,让自己最爱的学生柏拉图开博客,讲述他的那些近乎狡辩的道理。如果一个教授有足够的理由反对开博客,他实在应该拒绝媒体采访才好。事实上,互联网的出现,让学术研究的成本大大降低,更多的普通人有可能接触他们之前需要跨越很高门槛才能得到的学术产品,而这就要求学术产品的制造者——博导教授们创造更有价值的成果,那些骗人混事的伪学者们将会受到更加严格的挑战。
5年前,一个人是教授,你会立刻对他尊重有加,今天任何教授你都可以先搜索他的文章,看他到底是混蛋还是真令人尊重。开放的互联网,让学术圈更加透明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欢迎?让博导们都开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