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吴镇宇:一个演员而已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2:14 海峡都市报

  N本报特派记者 陈娟娟

  本报香港电 当记者“别有用心”地把诸如“戏霸”、“戏精”、“戏仙”等一大摞“高帽”全盘托出在他面前时,吴镇宇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皱起他那双我们已经在不少港产电影里领教过很多遍的英俊的眉毛,反而“嫣然一笑”,轻轻地递过了一句很多影迷早已从《喜剧之王》里听周星驰讲了不少遍的老话———“我是一个演员”。是的,他是一个演
员,单是他的表情都能丰富得屡次让记者只顾着欣赏而忘了提问。而一旦扯到“表演”俩字,你会发现,那简直就像是按下了一部发电机的开关。应香港电影节邀请以嘉宾身份亮相的吴镇宇,昨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皈依后反被考官看中

  记者(以下简称“记”):不知您是否感谢当年您第四次考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时的主考老师,如果不是他们慧眼识金,可能我们后来就看不到您在银幕上塑造的那些经典形象了。

  吴镇宇(以下简称“吴”):哪里呀?你知道吗?前三次也是那三个老师主考的!(笑)就因为一连三次都没考上,我都已经打了退堂鼓了,就跑去庙里做短期的修行———因为我5岁的时候家人就安排我去皈依,当时还以为是要去一个名叫“皈依”的小岛,没想到就是去我家对面的寺院。当时有朋友叫我一起去领报名表,我说“那么虚荣的事情我才不要去呢”,其实我是怕再考不上丢人,但朋友后来替我领了表还拉了我一起去。主考的老师就问我“你都剃了光头了再来做演员不矛盾吗”,我说“没觉得呀,做和尚做演员不都是让人学习忘记自己吗”,加上我剃完头之后形象可能比前几次帅一些,他们就招收我了。

  “四大皆空”才谈入门

  记:我采访朱茵时曾问她什么样的演员可以成功,她说至少要像她和您这样———够神经质,我想这更多是指天分的因素吧。而您也曾说“走红就像等公交车”,指出想成功得有耐心和信心。如果今天让您走上艺员训练班的讲台,第一节课您会告诉后来者什么心得?

  吴:其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编辑注:前苏联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他所总结前辈大师和自己艺术实践形成的一整套戏剧理论体系,对中国戏剧和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没有教我们“要做什么”,他只是教我们“不要做什么”以及“怎么样才能不去做那些根本就不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平时不也老听人讲话吗?平时做事不也得注意力集中吗?但为什么做了演员往台上一站就全身都是“病态”了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通过一个系统的方法告诉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他让我们要先做到“四大皆空”,然后才谈得到“入门”———就像他教我们不要“记”台词,而是要“忘”台词,忘了你曾经记住的台词,让剧本把角色带进你体内,自然而然地发言。

  戏里只做“吴镇宇”

  记:关于您的表演我听过几种评价:一为“戏霸”,不管什么戏只要你出场就能牢牢霸占住观众视线让大家忘了看其他演员;二为“戏精”,说你演什么像什么,塑造了很多角色,而不是像很多演员只能让人记住“他就是他”;三为“戏仙”,指你接戏的量虽大但对每个角色都能做到深入而浅出,不至于像梁朝伟那样演一部戏能让自己痛苦半年都抽不出身来———您觉得哪个名号更贴切?

  吴:(沉默,微笑)其实我就是一个演员而已。名号这东西,怎么说呢,有好的一面,也有另外的一面———比如你现在要讲人家是“偶像派”,对方就会想“噢,他是不是说我演技不够好呀”,而你如果叫人家做“实力派”,对方又会想“他一定是说我长得不够帅”。

  其实演员就分那么两种,一种是永远把自己表演给观众看,另一种是永远不把自己表演给观众看———他永远都戴着个面具,不同的戏他就戴上不同角色的面具。我以前是天天戴着个面具,人家只能看到角色但永远都找不到“吴镇宇”本人;后来突然有一天,我告诉自己,我为什么就不能试着在戏里只做“吴镇宇”本人,就试试看;到现在,你们作为观众,其实已经分不清哪些戏里是我在演人家,而哪些戏里是我在演自己,对吧!而更多的演员不喜欢戴面具,所以你们只能记得“他就是他”。梁朝伟入戏出不来,因为他接戏少吧,因为我的经验就是不停地用新戏去冲掉旧戏带来的影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