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卜奎火镰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3:20 黑龙江日报

  张港

  火柴广泛使用之前,人们取火的工具主要是火镰。成书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黑龙江外记》卷五中说:齐齐哈尔“又出火镰,关以东贵之,称其加钢甲于内地,号卜奎火镰,相赠答以为土产佳品”。从这些话看,至少早在清嘉庆年间,齐齐哈尔所产的火镰,已经是名牌产品了,从质量看,高于关内所产;从销售看,在整个东北是极受欢迎的。卜
奎火镰不但是生活必需品,还成为馈赠佳品。

  火镰是以钢条与火石、火绒配合的人工取火工具,因其击石取火用的钢条多形似镰刀而名。火镰又名火刀,其主要是一块原约5厘米至8厘米的略带弧度的钢条。钢条上一般固定一个皮革等材料制成的荷包,荷包内平时存放火石和火绒。火石也称燧石,是坚硬的石条或石块。火石与钢铁碰击会迸发火星。火绒是用蒲绒棉絮等易燃物沾硝或硫磺而成,一沾火星就可点燃。火镰的荷包上面一般有一个金属环,可以随身佩带,使用方便。

  火镰的用法是先打开火镰荷包的盖,取出火石和火绒。一般人用左手拿住火石并将火绒压在火石与手指间,右手握住火镰的荷包,将镰刃对准火石猛击,迸发的

火星将火绒引燃。这种击石的过程一般要重复几次,直到点燃火绒为止,冒烟的火绒用嘴吹气可直接点烟,也可以引燃火纸或火绳等使用。

  各地的火镰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普通的火镰一般都带荷包。火镰的荷包大部分由皮革制成,耐磨耐用。其中皮革表面的皱纹的牛皮属于上品。除皮革外,荷包也有用铜、铁、木、橡胶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形状不同,异彩纷呈。荷包前后面上一般都有各种材料制成的装饰,俗称“铜活儿”,有动物、花卉、纹饰等等,其中有吉祥“铜活儿”的比较珍贵。各种图形的装饰提高了火镰的文化品位。有的火镰上刻有如“李记”等作坊的工匠名款。也有的刻有订制人名款。

  欧洲的火镰有的是用整块铁板做成动物等形状,除刀刃部分外其他部分可以当作打火时手握的把儿。藏式火镰具有西藏粗犷的风格。不仅个儿大,而且造型豪放。头人贵族使用的火镰更是漂亮,到处缀着金、银、铜做成的装饰,上面镶嵌着红珊瑚、绿松石及各种宝石,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前几年曾在北京展出过当年格萨尔王使用的超大尺寸的藏式火镰,高雅而大气。蒙古族的火镰其铁制部分不是镰形状而是一个长圆形,比较独特。火镰环上配有皮条做成的佩带,具有游牧民族的特点。

  皇室贵族也离不开火镰。故宫中至今保存着

雍正、乾隆皇帝使用过的火镰。这种火镰由宫中工匠精心制作,其下部用钢铁做成,上面是用金子做成、刻有精细的龙纹,握在手上很舒服。火镰、火石、火绒分别放在明黄缎子袋里盛入象牙雕刻成的火镰盒的三个格子中。火镰盒由一直在宫中做活的广东象牙雕刻工匠黄振效制作。象牙盒一侧刻有“乾隆御用”款,另一侧刻有“黄振效恭制”字样。火镰盒用丝带连接,与盛香料的荷包及盛牙签的、耳挖勺等物品的开其一起佩带在朝服的腰带上,以备使用,体现了马背生涯的满族特点。

  随着火柴的普遍使用,火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火镰存世的数量很少,很多青年人连见都没见过。火镰已成为珍贵的收藏品。由于火镰是由工匠手工制作,重样的很少,火镰收藏起来千奇百怪,趣味无穷。

  当年几乎所有男人必佩腰间。虽然说火镰远远不及火柴方便,但是也有一些火柴无法相比的优点,一是不怕潮湿。因火镰是带在身上的,只要火绒不湿,阴天下雨也能够取出火来。二是不怕风。因火是钢与石头撞击出来的,风再大也不影响取火。三是安全。早期的火柴很容易自燃而引起火灾,而火镰必须用力撞击才能出火,非常安全。

  因为火镰有这些优点,在山林中生活的达斡尔人一直到很晚才放弃它。据达斡尔文化研究者安家环先生说,一位名叫嘎特列的达斡尔族老人,一生都用火镰,直到1973年去世。这是最后的火镰使用者。跟随他一生的火镰,随他一起下葬,依然伴着这位老人。

  尼尔基水库工程,在讷河市二克浅乡沿江村发掘了托拉苏将军墓,距最近的民房150米左右。沿江村过去被达斡尔族人称做托拉苏村,将军墓因之而得名。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文物时,发现一件火镰银鼻。以银做火镰装饰,表明使用者的身份之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