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堂木响起,单田芳正襟危坐桌前,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说书,而是讲起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旅游卫视推出的《与单观今》,以新颖的说书方式评说新闻。据旅游卫视工作人员介绍,《与单观今》播出两期的收视率,已进入全台前十名,强烈的关注度不可小视。
说书人走向主持台
《与单观今》的主持人,就是观众非常熟悉的评书艺人单田芳,其以风趣、调侃的说书式语句来评说新闻。该栏目主创人员认为,新闻本就来自生活,用最普通的话语表述,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再加上单老师独具魅力的表现,《与单观今》受欢迎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单田芳略带沙哑、极富个性的声音令几代人着迷,如今他把自己特有的诙谐语言与新闻报道相结合,“说书人”变身栏目主持人。说起《与单观今》的创意,单田芳表示来源于世界杯的一次主持尝试,“观众都听过普通足球赛事的主持,用评书解说的方式,还很少听到过,但如果尝试的话,也会另有一番风味。”
考虑到评书艺术的特点,节目将单田芳特有的评说语言与新闻资讯糅在一起,收到非常独特的效果。单田芳称:“虽然节目是以‘新闻’为主体,但节目中运用说书传统技巧才是赢得收视的关键。”他说,尝试将严肃正统的新闻报道转换成幽默诙谐的传统评书形式,每一段节目都要通过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段,在惊堂木与折扇的起落之间、在张弛有致的语言节奏的驱动下,观众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被抓住了,收视才能保证。
除了《与单观今》,单田芳还想在北京建一个文化园,剧场、茶社等全都包括进来,“相应的演出场所也有,就叫‘文化村’,好让大家有个地方表演。现在还在筹备中,因为需要资金,所以好多事也都在商讨谈论之中。”
民间艺术仍以人为本
评书和相声一样,深得观众喜爱,单田芳表示,无论哪门艺术,以原生态形式表现,是最为重要的,观众最喜欢看的还是最贴近生活的东西。“评书也是如此,要改得太多就不是评书了,最基本的特色不能变,就得用传统的形式表现。对传统艺术来说,过分夸大,并不是好事。”
艺术来源于民间,仍要以人为本,最真实本色的出演,节目才会有人看。单田芳表示,不论哪行哪业,都要进入角色,用心揣摩,工作才会做好。“曲艺、影视演员都一样,得先喜欢这门艺术,才能用心掌握。不用心体会就不可能理解人物,演出来观众也不会接受。比如说评书,就得经常琢磨书里的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都得一清二楚。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得对号入座,不能胡来。观众听着合拍,就会接受,你要不进入角色,总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观众也不会入戏。”
前一阵,单田芳还做了评书漫画,想借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评书。对此,他表示,现在的评书市场大不如前,培养观众是眼下最重要的事。“观众就得从青少年入手,这种民间文化不能断了,得让年轻人去了解,然后发生兴趣,所以我就想到用漫画来推广评书。”漫画《三侠五义》精剪后共65集,单田芳希望通过其培养更多的年轻评书爱好者。
听单田芳说书
单田芳说过的评书大多是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他自言最喜欢历史题材。对于武侠,单田芳也涉及不少,但唯独没有碰过金庸的作品。他认为,金庸是名副其实的武侠小说大师,对人物心理描写和故事脉络刻画尤为细腻。“评书艺人大多会在作品中加进一些再创作,作品也相对有一些可以发挥的余地,而金庸的作品写得太细了,连根针都插不进去,评书就得评说,他的东西我们光说不评,观众一听肯定不喜欢,还得回头看书去。”另外,单田芳也表示,自己对一些新派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把握不好,自己擅长评说金戈铁马的历史战争故事,不愿意触碰感情戏。
在单田芳的脑子里,装着无数个历史人物和故事,这靠的是他的长年积累。他表示,就是要让脑子不停地运转,总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一长,自然就会记下来了。“不要怕累,脑子就是这样,越记越清楚,越锻炼越好使,每天总去看,有时间就背书,那肯定忘不了。我就这样,每天有时间就背书,慢慢日子长了,再多的东西都能记得住。”
单田芳除了背书,也喜欢看一些新闻资讯节目。“我挺喜欢看《有报天天读》《锵锵三人行》这类节目,新闻也不一定非得正襟危坐,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播。重大新闻不说,至于资讯类新闻,完全可以用有声有色的形式来表现。我刚开始在旅游卫视主持节目,就说一些旅游方面的陷阱纠纷,内容大多围绕老百姓投诉的案件展开,目的就是给老百姓提个醒。这种说书的形式,观众也乐于接受,反响也还不错。”
新报记者张侠
<责任编辑: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