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4月11日,生前寂寞的作家王小波离开了他所爱恨交织、布满记忆和遗忘的人世。在他死后,某种迟到的荣耀才缓缓投射到这位文学天才身上,他的文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等先后出版,今年,北方文艺出版社还赶点推出了《彩绘插图本王小波全集》。可以说,在中国,“王小波热”一直持续着,但与此同时,巨大的遗忘也在笼罩着他,满足于流行和浅显的大多数跟随着时尚的风潮随波而去,在此时,重提王小波和他的文字也许算是
一种更好的纪念,其实,这纪念更多的是针对于我们和文学自身。
在中国,王小波的文学存在是一个异数。他的作品带有强烈个人化印迹,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着相当的“个人气味”。在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原定的题目是《王小波:他对中国文学的注入》,后来舍弃了。就我目力所及,真正秉承王小波的精神气质、思考向度的作家寥寥,而具备王小波那种机智幽默和叙事天分的写作者则更加稀少,当前的中国文学处在“平庸的高原期”(此为莫言的说法),大家集体讲述倒霉蛋的故事,一场声势浩大的“比惨运动”正在展开,打着小说要为大众服务的幌子掩蔽自己缺少真正智慧和深度的苍白,它们和王小波的艺术追求有巨大差别。所以在当前的小说创作中,谈他给中国文字的注入有些勉强。但王小波的存在至少为我们的文学提供了某种参照:原来小说可以这样。甚至是:真正的小说应当这样。
王小波的小说充盈着思考的力量和智慧,它被包裹在一种简单明彻而有些黑色幽默的外衣下,信手拈来,处处生花。思考诉求是王小波小说的内质之一,它,是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和发现,王小波通过他笔下的人物——王二,小舅,红拂和薛嵩,通过对人物行动的叙述与审量来质询事件的发生和其中的隐秘。我们可以看到,王小波感兴趣的不是“事件史”,而是在事件背后和反面的那些。如同米兰·昆德拉所反对的那样,我也反对将王小波的小说思考政治化、预言化,虽然他的小说确有相当“生活经验”的影子。我认为,王小波专注的是一种存在可能:关于人性的自由天性和专制主义,关于个人理想和欲望,关于社会认同,关于生存艰辛和被干涉的荒谬……与此同时,王小波给小说还注入了“有趣”,他充分地利用着小说所能给予的游戏性,并将这种游戏性贯彻到从语言到精神的每一支点,每一侧面。而当前那些集体书写所谓“苦难”的小说是容不下笑声的,它们一脸严肃的苦相,一路拼命煸情:可怜可怜我小说中的主人公吧,他的妻子病死了,欠了一屁股债,女儿只得弃学打工,最后成了卖淫女……我不是反对“直面现实的苦难”,不是反对书写底层,我反对的是无趣;米兰·昆德拉曾经报怨,缺少幽默感不会发笑,对流行思想不思考,媚俗是小说的三大敌人,而我们的小说却是在努力将无趣进行到底。《革命时期的爱情》不能说没有苦难,《2015》小舅的身上不能说没有苦难,只是在王小波那里,苦难的用处不是为小说增加“眼泪指数”的,他用一种反讽、调侃、戏谬、幽默的语调说出,使小说中的苦难也带有笑声,也带有轻逸感,然而在笑声的背后,里面有一个更为坚硬的核,这个核,却是多数“苦难叙事”的小说所不具备的。李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