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故事
傅国涌专栏
1918年12月26日,搞了大半生政治活动的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前夕,曾在上海和张东荪、黄溯初做过彻夜长谈,相约把重心转到思想文化上来。他在《欧游心影录》中说到那
一夜的通宵之谈:“着实将从前迷梦的政治活动忏悔一番,相约以后决然舍弃,要从思想界尽些微力,这一席话要算我们朋辈中换了一个新生命了。”
实际上在此之前,围绕在梁启超身边的一批朋友,包括张君劢、张东荪、蒋百里、俞颂华、郭虞裳等20人,就发起了一个学术团体“新学会”,想从学术思想上谋根本的改造,以作为“新中国”的基础。
1919年9月,他们以“新学会”的名义在上海创办《解放与改造》杂志,由张东荪主编,重点放在评论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和介绍社会主义新思潮上面,打出了“改造社会”的旗帜。1920年,梁启超从法国回到上海,雄心勃勃,要办报办刊办大学,推动留学,组织学术社团,还要办贸易公司、轮船公司,这是他在欧洲的设想,中心就是文化运动。当年5月,将《解放与改造》改名为《改造》,由新成立的“共学社”主办、蒋百里主编。其精神与《解放与改造》一脉相承,宣传温和的社会主义,主张脚踏实地的社会改良。
“共学社”在1920年4月成立于北京,比“新学会”基础要广泛,提出的目标“培养新人才,宣传新文化,开拓新政治”,核心人物虽然还是梁启超、蒋百里和“二张”,但蔡元培、张謇、张元济、熊希龄、范源濂、张伯苓、严修、林长民、张公权、丁文江等名流都列名发起,进入董事会,徐新六、舒新城等为评议会的评议员,都是各界精英,他们捐助的经费比较充足,包括穆藕初、聂云台等大实业家也在捐款名单上。除了办刊,“共学社”还曾邀请国际大学者来中国讲学,如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诗人泰戈尔、德国哲学家杜里舒等。本来还要请经济学家凯恩斯、哲学家柏格森等来华,因故未成。当然最大的成就还是编译新书,1922年就出版了40多种,总计大约有一百多种,引入了许多社会学、哲学方面的书籍,涵盖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不同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