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西方画廊寻找中国“商标”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15:38 北京晚报

  

西方画廊寻找中国“商标”

  画博会上的达利作品

  “我的画要是能进闻名于世的marlboroughg画廊就好了……”多年前,画家陈逸飞的愿望,让中国的艺术家知道了美国的marl-boroughg画廊,他后来与该画廊签约后的市场
成功,也让人知道当今的艺术,已经离不开画廊的成熟运作。昨天,由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主办、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国际画廊博览会,在咖啡飘香的国贸中心展厅开幕,这一次,的确是知名画廊的风头盖住了艺术家。记者看到,尽管布列松、达利、亨利·摩尔的名头都足够大,但作品只作为一个画廊经营实力的见证。吸引艺术家前来观看乃至愿意与画廊负责人交流的,仍然是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进入这些知名画廊。

  画廊被认为是艺术家与收藏家之间的一个平台,此次国际画廊博览会也等于是画廊与画廊间的切磋与交流。在行家看来,本届参展画廊知名度与水平远远高过了前两届,著名的美国marlboroughGallery,法国GalerieLaurentGodin等顶尖国际级画廊的参与,一方面显示了他们希望将西方艺术家作品介绍给中国收藏家的迫切愿望,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中国艺术家与艺术市场的信心。美国marlboroughGallery中国区负责人在早期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他来参展的另一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多拜访一些中国的艺术家。而侧身其间的中国本土画廊,其藏品的丰富多元与艺术水准,也让观看者难以辨清他们的中国身份。

  “专业性、未来性、国际性”是本届博览会的宗旨。这些东西方画廊艺术品的交汇,拼接出来的是当代艺术的整体图景,给观者的首先印象就是炫。作为主题展呈现的中国艺术家王度的作品Missile,由一枚

火箭与电视镜头共同完成。巴黎画廊的雕塑群落,观众因为被现场录像中播放的雕塑制造流程所吸引,驻足观看间,不知不觉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架上作品、雕塑作品、装置艺术、多媒体作品在这里混搭呈现,传达出现代艺术的多义性。与此同时,东西方画廊对彼此艺术家的发掘与珍藏,也体现出东西交互的强烈色彩。在本次展览中,巴黎画廊特意展出的艺术家作品,有多幅都与中国有关。其中布列松的摄影作品,是他1949年拍摄的中国图景,画面场景是中国人与鸟笼。艺术家马克·吕布1993年为巩俐所拍的肖像也在展厅里陈列,同时展出的,还有他1971年拍摄的中国印象。Marl-borough画廊的8个展位中,一半展位给了中国艺术家,包括赵无极、朱德群、朱沅芷、陈逸飞等。

  “西方的收藏家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作品。”PhilippeKoutouzis,世界顶级的marlborough纽约画廊中国艺术负责人在多次的采访中都表达着这样的观点。而他心中有中国特色的作品是“那些成长的、变化的、发展的、爆发的、非常有趣的并且是令人信服的,有着中国文化价值的深度和强度的作品。”他同时认为,一些被西方学者称为“西方化”的中国艺术目前又重新发展起来了,很多中国艺术家为迎合西方公众和收藏家而创作作品,但是实际上,西方的收藏家需要一些有中国“

商标”的个性作品。孙小宁F107白继开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